轻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田猎之车。因其轻便,故称。
汉 张衡 《东京赋》:“乃御小戎,抚轻轩。” 晋 左思 《吴都赋》:“飞轻轩而酌緑酃,方双轡而赋珍羞。”
指妇女乘坐的小车。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 宋 文天祥 《山中堂屋上梁文》:“先生酒壶钓具无日不来,夫人步舆轻轩有时而至。”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轻轩宵在门,重整嫁时装。”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田猎之车。因其轻便,故称。
引汉张衡《东京赋》:“乃御小戎,抚轻轩。”
晋左思《吴都赋》:“飞轻轩而酌緑酃,方双轡而赋珍羞。”
⒉ 指妇女乘坐的小车。
引晋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
宋文天祥《山中堂屋上梁文》:“先生酒壶钓具无日不来,夫人步舆轻轩有时而至。”
清钱谦益《嫁女词》之一:“轻轩宵在门,重整嫁时装。”
轻轩的网络释义
轻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名)
(2) 轻车
轻,轻车也。——《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周礼·车仆》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
(3) 轻工业的简称 。如:均衡发展农、轻、重
(4)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形〉?
(1)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轻重同。——《孟子》。注:“谓斤两。”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又如:轻单(单薄);轻省(负担轻,不费力);轻肥(穿轻裘,乘肥马。比喻显贵的人或豪奢的生活);轻狐(轻暖的狐裘)
(3) 微小
有轻罪者,赎以金分。——《淮南子·泛论》
无势之谓轻。——《韩非子·解老》
轻者无罪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轻小(细小);轻文(微小的水波);轻汗(些微的汗);轻雨(小雨)
(5) 轻快,轻便
师轻而骄。——《国语·周语》。注:“谓超乘也。”
轻锐僄狡。——张衡《西京赋》。注:“谓便利。”
舟遥遥以轻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轻捷善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轻敲(轻便。敲:作“巧”);轻甲(较为轻便的盔甲战衣);轻帆(即轻舟);轻车(轻便的车子);轻劲(轻快有力);轻弓(轻便的弓);轻舫(轻航。犹轻舟);轻航(轻快的船)
(7) 轻率,不稳重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左传》
轻辞古之天子。——《韩非子·五蠹》
轻辞天子。
敢以轻心。——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轻造(冒然造访);轻快(轻率;不慎重);轻乔(轻浮);轻躁(轻率急躁);轻行(举止轻浮不庄重);轻侠(轻举妄动的人)
(9) 宽松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10) 又如:轻吉列(轻急力。轻轻的,轻易的);轻省(舒服)
(11) 不贵重;贱
钱益多而轻。——《汉书·食货志》。注:“贱也。”
辨轻重。——《荀子·富国》。注:“谓尊卑。”
(12) 又如:轻鲜(微薄的情意);轻微(菲薄);轻鄙(微贱)
(13) 轻佻
(14) 又如:轻狂百势(轻佻狂放,不拘形骸);轻薄子(轻佻浮浪的人);轻隽(轻佻俊逸);轻薄脂粉(轻浮放荡的女子);轻轻试试(妖艳的样子)
(15) 微弱,淡薄 。如:轻日(淡微的日光);轻妆(女子淡妆);轻红(淡红);轻弱(薄弱,单薄)
(16) 轻轻地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动词
(1) 轻视;不重视
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轻之而屑间焉。——清· 刘开《问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年轻少。—— 唐· 李白《上李邕》
(2) 又如:轻人轻己(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轻觑(轻视;鄙薄);轻意(轻慢;简慢);轻量(轻视);轻亵(轻慢;不敬);轻倨(傲慢无礼);轻易(轻视;不尊重);轻渎(轻慢冒犯);轻利(轻视名利)
(3) 使轻;减少
而不明世俗之变,不察治民之情,故多赏以致刑,轻刑以去赏。——《商君书》
今欲广开田业,轻其赋税。——《三国志》
(4) 又如:轻薄(减轻;减免);轻约(减少,减省);轻弱(削弱);轻权(谓权力削弱)
(5) 宽大;宽容
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轻以约乎。
(6) 又如:轻贷(轻饶;从轻发落);轻过(轻恕其罪过);轻假(宽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干声。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2) 同本义
轩,曲輈藩车。——《说文》
轩,安车也。——《声类》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舍其文轩。——《战国策·宋策》
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车有轓曰轩。”
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
后重曰轩。——《通俗文》。按,后重曰轾,前高曰轩。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文轩之与敝舆。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左传·闵公二年》
(3) 又如:轩服(轩车与冕服);轩朱(古代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轩车(曲辕而有帷幕的马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车);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
(4) 泛指华美的车子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江淹《别赋》
(5) 又如:轩车下坠(比喻日落);轩帆(车和船);# 楼板,建筑物的上层结构部分
于是左右平,重轩三阶。——《后汉书》
(6) 屋檐
轩,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集韵》
(7) 又如:轩宁(殿前檐下的平台和殿上屏门之间);轩檐(屋檐)
(8) 殿堂前檐处
酒半酣,辽主临轩,命诸部长次弟起舞。——《续资治通鉴》
(9) 又如:轩砌(殿堂前的台阶);轩陛(殿堂的台阶)
(10) 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
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红楼梦》
(11) 又如:轩子(屋室);轩宇(轩敞的屋宇);轩序(指住宅);轩房(住室)
(12)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
新构一轩跨路,貌灵官于中。——《徐霞客游记》
(13) 又如: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轩厂(棚舍)
(14) 厕所的别称
厕或曰轩,前有版似殿轩也。——《释名》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史记·外戚世家》
均之土也,或基堂殿,或涂轩户。——《论衡·幸偶篇》
(15) 又如:轩厕
(16) 槛板
轩,谓槛正板也。——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
(17) 又如:轩栏(栏板)
(18) 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
啸傲东轩下。——陶潜《饮酒》
读书轩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轩东故尝为厨。
从轩前过。
轩凡四遭火。
(19) 又如:轩子(有窗的长廓);轩陛(指居室);轩栏(殿前长廊的栏干);轩楹(堂前的廊柱)
(20) 指窗户或门
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1) 又如:轩户(门户。指人家);轩扉(门窗);轩榥(窗户)
(22) 星名 。如:轩宫(星名。轩辕之宫的简称);轩辕(中国星官名);轩光(轩辕星的光辉)
(23) 轩辕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 。如:轩后(即黄帝轩辕氏);轩主(即轩辕氏。南朝梁宣帝);轩室(帝王的宫室)
形容词
(1) 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大
中轩敞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轩昂(气概不凡;高大雄伟);轩秀(挺拔秀出);轩眉(即扬眉。形容人志气高昂或高兴的样子);轩峙(高耸矗立);轩特(轩昂出众);轩举(高昂,爽朗)
(3) 重
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后汉书》
(4) 宽悦。也作“刳”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唐· 陆德明释文:“刳, 崔本作轩,云:‘宽悦貌。’”
动词
(1) 高扬;飞扬
归雁载轩。——王粲《赠蔡子笃》
翔雾连轩。——木华《海赋》
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颜延年《五君咏向常侍》
(2) 又如:轩轩(起舞的样子;扬扬自得的样子);轩毳(飞鸟);轩翥(飞举);轩举(高扬飞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