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想起那浮生易往,……轻财任侠,也属微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名)
(2) 轻车
轻,轻车也。——《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周礼·车仆》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
(3) 轻工业的简称 。如:均衡发展农、轻、重
(4)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形〉?
(1)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轻重同。——《孟子》。注:“谓斤两。”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又如:轻单(单薄);轻省(负担轻,不费力);轻肥(穿轻裘,乘肥马。比喻显贵的人或豪奢的生活);轻狐(轻暖的狐裘)
(3) 微小
有轻罪者,赎以金分。——《淮南子·泛论》
无势之谓轻。——《韩非子·解老》
轻者无罪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轻小(细小);轻文(微小的水波);轻汗(些微的汗);轻雨(小雨)
(5) 轻快,轻便
师轻而骄。——《国语·周语》。注:“谓超乘也。”
轻锐僄狡。——张衡《西京赋》。注:“谓便利。”
舟遥遥以轻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轻捷善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轻敲(轻便。敲:作“巧”);轻甲(较为轻便的盔甲战衣);轻帆(即轻舟);轻车(轻便的车子);轻劲(轻快有力);轻弓(轻便的弓);轻舫(轻航。犹轻舟);轻航(轻快的船)
(7) 轻率,不稳重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左传》
轻辞古之天子。——《韩非子·五蠹》
轻辞天子。
敢以轻心。——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轻造(冒然造访);轻快(轻率;不慎重);轻乔(轻浮);轻躁(轻率急躁);轻行(举止轻浮不庄重);轻侠(轻举妄动的人)
(9) 宽松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10) 又如:轻吉列(轻急力。轻轻的,轻易的);轻省(舒服)
(11) 不贵重;贱
钱益多而轻。——《汉书·食货志》。注:“贱也。”
辨轻重。——《荀子·富国》。注:“谓尊卑。”
(12) 又如:轻鲜(微薄的情意);轻微(菲薄);轻鄙(微贱)
(13) 轻佻
(14) 又如:轻狂百势(轻佻狂放,不拘形骸);轻薄子(轻佻浮浪的人);轻隽(轻佻俊逸);轻薄脂粉(轻浮放荡的女子);轻轻试试(妖艳的样子)
(15) 微弱,淡薄 。如:轻日(淡微的日光);轻妆(女子淡妆);轻红(淡红);轻弱(薄弱,单薄)
(16) 轻轻地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动词
(1) 轻视;不重视
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轻之而屑间焉。——清· 刘开《问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年轻少。—— 唐· 李白《上李邕》
(2) 又如:轻人轻己(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轻觑(轻视;鄙薄);轻意(轻慢;简慢);轻量(轻视);轻亵(轻慢;不敬);轻倨(傲慢无礼);轻易(轻视;不尊重);轻渎(轻慢冒犯);轻利(轻视名利)
(3) 使轻;减少
而不明世俗之变,不察治民之情,故多赏以致刑,轻刑以去赏。——《商君书》
今欲广开田业,轻其赋税。——《三国志》
(4) 又如:轻薄(减轻;减免);轻约(减少,减省);轻弱(削弱);轻权(谓权力削弱)
(5) 宽大;宽容
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轻以约乎。
(6) 又如:轻贷(轻饶;从轻发落);轻过(轻恕其罪过);轻假(宽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2)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财,人所宝也。——《说文》
财,货也。——《广雅》
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
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
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
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
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
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
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资财(资金与财物);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4) 财富;财产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
(5) 又如:钱财;敛财(搜括钱财)
(6) 姓
副词
(1) 通“才”。仅仅
财令陵为助兵。——《汉书·李陵传》
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2) 通“纔”。刚刚
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汉书·杜钦传》
动词
(1) 通“裁”
(2) 裁成,裁制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人道。——《易·泰》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财制礼义之宜 。——《淮南子·要略》
(3) 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
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之治。——《管子·心术下》
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4) 节制,制裁
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管子·揆度》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天论》
(5) 杀,自杀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史记·吕太后本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ai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rén
名词
(1) 汉王莽时女子爵位名。用以称公主
其女皆为任。——《汉书·王莽传》
(2) 古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曲
任,南蛮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3) 姓
形容词
(1) 通“壬”。壬人,狡猾骗人的;巧言谄媚的
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孔任不行。——《后汉书·致恽传》
(2) 又如:任人(佞人。品行不端的人)
(3) 另见
rèn
动词
(1) (形声。从人,壬(
)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2) 同本义
悲灵均之任石。——郭璞《江赋》
是任是负。——《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
负任担荷。——《国语·齐语》。注:“任,抱也。”
负任儋荷。——《国语·齐语》。注;“犹抱也。”
任重石之何益。——《楚辞·悲回风》
(3) 又如:任石(负石。负以重石);任车(载物负重之车);任负(负载,承载)
(4) 堪;承当;禁受
病不任行。——《史记·白起传》
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后汉书·丁鸿传》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5) 又如:任受(承受,忍受);任患(承受祸患,承担过失);任过(承担过失);任堪(承受,禁受)
(6) 保举;担保,保用
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赦之。——《周礼·大司徒》
重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注:“当也。”
(7) 又如:任出(取保出狱);任保(担保)
(8)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以任邦国。——《周礼·大司马》
以九职任万民》
(9) 又如:任良(任用贤才);任贤(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任能(委用有才能的人);任势(利用形势);新任厂长; 任官(委任官职);任臣(委用臣下);任寄(委任;付托)
(10) 讲信用;相信;信任
任,保也。——《说文》
为气任侠。——《史记·季布栾布传》
吾权任子以死生。——《管子·大匡》
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任属(信用托付);任信(信任);任待(信赖器重)
(12) 听凭,任凭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曷不委心任去留。——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恐不任我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又如:任兴(任性;凭兴趣);任抓掀(任意选用;任意拿);任谤任劳(任劳任怨;不怕别人诽谤,不辞劳苦);任忒(听任差错;任意妄为);任令(听凭,任凭);任委(任随,任凭);任真(听其自然);任臆(任随心意)
(14) 放纵,无拘束
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商君书·弱民》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
感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晋书·阮咸传》
(15) 又如:任达(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16) 使用
为百姓积任器。——《周礼·司隶》
(17) 又如:任力(使用民力);任数(用权谋,使心计);任谋(使用权谋;运用策略);任算(施用计谋,进行谋算)
(18) 负责,主持 。如:任持(主持;维持);任政(执政);任上(居职理事)
(19) 怀孕。后作“妊”
周后妃任 成王於身。——《大戴礼·保傅》
初,李亲任 政君在身。——《汉书·元后传》。 师古曰:“任,怀任。”
初,刘媪任 高祖——《汉书·叙传上》
(20) 又如:任娠(怀孕;任身)
(21) 立功
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周礼》
名词
(1) 担子,行李
门子治任将归。——《孟子》。注:“担也。”
班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礼记·祭义》。注:“所担持也。”
(2) 又如:治任(收拾行李)
(3) 职责
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韩非子》
(4) 任职期 。如:任内;任满(任职期满)
(5) 任务;责任。任何人应对其负责或承担的事务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伟、 允之任也。—— 诸葛亮《出师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告子下》
(6) 又如:任责(责任);任道(可担负重任的仁人志士);任属巨肩(责任重大)
(7) 职位 。如:离任;就任
(8) 担任公职,特别是文官职务的人 。如:历任;原任
(9) 人质
皆请降送任于勒。——《晋书》
(10) 丝;线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汉书》
(11) 能力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
(12) 劳役
赋敛重数,百姓任罢。——《汉书》。颜师古注:“任,谓役事也。”
(1)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即使 ”
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唐· 杜荀鹤《山中寡妇》
(2) 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不论”、“无论” 。如:任事儿(所有的事);任吗儿(不论什么);任么(无论什么)
量词
(1) 用于担任官职的次数
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m5 ngim5 [梅县腔] niung5 jim5 ngim5 [客语拼音字汇] ngim4 [客英字典] jim5 ngim5 [东莞腔] ngim3 [海陆丰腔] rim6 ngim6 [宝安腔] ngim3 [沙头角腔] gnim5 [陆丰腔] gnim6
◎ 潮州话:〖rim6(jĩm) [澄海]ring6〗 〖rim7 (jīm)[澄海]ring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任 | 如林 | 日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nʑĭĕm | njim/ri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夹声。本义:侠义)
(2) 同本义。指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
俠,俜也。——《说文》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 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史记·游侠传》
刘义者,亦一节士。少放肆为侠行,因酒杀人亡命。——《新唐书·刘义传》
这十三妹是一位正气不过的侠女,你为何这等唐突他起来?——《儿女英雄传》
(3) 又如:侠奴(侠义的奴仆);侠情(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感情)
(4) 侠客
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新唐书·窦建德传》
(5) 又如:游侠;武侠;剑侠;豪侠;大侠;女侠;侠节(侠客的节操)
(6) 姓
动词
要挟
凶强侠气(粗暴强悍,以力欺人。侠,这里指“要挟”。侠气,以力欺人,为人霸道)。——《世说新语·自新》
为气任侠。——《史记·季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