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随便外出。
《墨子·七患》:“是若 庆忌 无去之心,不能轻出。”《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且又勤于治家,洁于守己,虽中门之外,未尝轻出。”
谓简从出行。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至於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谓轻率出仕。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然其后卒遭 王嗣宗 之辱,可以为轻出者之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教坊官一品服》:“ 南峯 隐居,久负重名。一旦轻出,为圣主所侮,时以为真倡优畜之也。”
引证解释
⒈ 随便外出。
引《墨子·七患》:“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且又勤于治家,洁于守己,虽中门之外,未尝轻出。”
⒉ 谓简从出行。
引《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至於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⒊ 谓轻率出仕。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然其后卒遭王嗣宗之辱,可以为轻出者之戒。”
明沉德符《野获编·佞倖·教坊官一品服》:“南峯隐居,久负重名。一旦轻出,为圣主所侮,时以为真倡优畜之也。”
轻出的网络释义
轻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名)
(2) 轻车
轻,轻车也。——《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周礼·车仆》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
(3) 轻工业的简称 。如:均衡发展农、轻、重
(4)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形〉?
(1)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轻重同。——《孟子》。注:“谓斤两。”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又如:轻单(单薄);轻省(负担轻,不费力);轻肥(穿轻裘,乘肥马。比喻显贵的人或豪奢的生活);轻狐(轻暖的狐裘)
(3) 微小
有轻罪者,赎以金分。——《淮南子·泛论》
无势之谓轻。——《韩非子·解老》
轻者无罪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轻小(细小);轻文(微小的水波);轻汗(些微的汗);轻雨(小雨)
(5) 轻快,轻便
师轻而骄。——《国语·周语》。注:“谓超乘也。”
轻锐僄狡。——张衡《西京赋》。注:“谓便利。”
舟遥遥以轻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轻捷善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轻敲(轻便。敲:作“巧”);轻甲(较为轻便的盔甲战衣);轻帆(即轻舟);轻车(轻便的车子);轻劲(轻快有力);轻弓(轻便的弓);轻舫(轻航。犹轻舟);轻航(轻快的船)
(7) 轻率,不稳重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左传》
轻辞古之天子。——《韩非子·五蠹》
轻辞天子。
敢以轻心。——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轻造(冒然造访);轻快(轻率;不慎重);轻乔(轻浮);轻躁(轻率急躁);轻行(举止轻浮不庄重);轻侠(轻举妄动的人)
(9) 宽松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10) 又如:轻吉列(轻急力。轻轻的,轻易的);轻省(舒服)
(11) 不贵重;贱
钱益多而轻。——《汉书·食货志》。注:“贱也。”
辨轻重。——《荀子·富国》。注:“谓尊卑。”
(12) 又如:轻鲜(微薄的情意);轻微(菲薄);轻鄙(微贱)
(13) 轻佻
(14) 又如:轻狂百势(轻佻狂放,不拘形骸);轻薄子(轻佻浮浪的人);轻隽(轻佻俊逸);轻薄脂粉(轻浮放荡的女子);轻轻试试(妖艳的样子)
(15) 微弱,淡薄 。如:轻日(淡微的日光);轻妆(女子淡妆);轻红(淡红);轻弱(薄弱,单薄)
(16) 轻轻地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动词
(1) 轻视;不重视
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轻之而屑间焉。——清· 刘开《问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年轻少。—— 唐· 李白《上李邕》
(2) 又如:轻人轻己(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轻觑(轻视;鄙薄);轻意(轻慢;简慢);轻量(轻视);轻亵(轻慢;不敬);轻倨(傲慢无礼);轻易(轻视;不尊重);轻渎(轻慢冒犯);轻利(轻视名利)
(3) 使轻;减少
而不明世俗之变,不察治民之情,故多赏以致刑,轻刑以去赏。——《商君书》
今欲广开田业,轻其赋税。——《三国志》
(4) 又如:轻薄(减轻;减免);轻约(减少,减省);轻弱(削弱);轻权(谓权力削弱)
(5) 宽大;宽容
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轻以约乎。
(6) 又如:轻贷(轻饶;从轻发落);轻过(轻恕其罪过);轻假(宽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出 | 尺類 | 昌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chjyih/tcvih | tɕʰ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