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殆马烦

chē dài mǎ fán [ che dai ma fan]
繁体 車殆馬煩
注音 ㄔㄜ ㄉㄞˋ ㄇㄚˇ ㄈㄢ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成语用法

车殆马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旅途困乏。

引证解释

⒈ 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

《文选·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刘良注:“殆,危。烦,疲,马疲故车殆也。”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数十里车殆马烦,络绎不絶。”
亦作“车怠马烦”。 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词》之一:“车怠马烦客忘归,兰膏明烛承夜辉。”

车殆马烦的国语词典

形容旅途劳累疲困。

车殆马烦的网络释义

车殆马烦

  • 车殆马烦,成语,形容旅途劳顿。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 汉字详情

    chē,jū [che,ju]
    部首: 405
    笔画: 4
    五笔: LG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
    四角: 40500

    详细解释

    chē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动词

    (1) 乘车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量词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名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英文翻译

    cart, vehicle; carry in cart

    方言集汇

    ◎ 粤语:ce1 geoi1
    ◎ 潮州话:cia1 ge1

    宋本广韵

    dài [dai]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CK
    五行:
    仓颉: MNIR
    四角: 132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歹( è),台声。本义:危险)

    (2) 同本义

    殆,危也。——《说文》

    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书·秦誓》。传:“危殆。”

    晋有三不殆。——《左传·昭公四年》。注:“危也。”

    兵殆于垂沙。——《荀子·议兵》。注:“谓危亡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韩非子·三守》

    备危恐殆,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韩非子·扬权》

    此二者,殆物也。——《韩非子·忠孝》

    (3) 又如:殆危(危险)

    (4) 困乏;疲惫

    以有涯隨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向注:“疲困之谓也。”

    日将暮,步履颇殆,休于路侧。——《聊斋志异》

    (5) 假借为“怠”。懒惰

    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受命不殆。——《诗·商颂·玄鸟》

    滋敝邑休殆。——《左传·昭公五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

    副词

    (1) 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殆于不可。——《孟子》

    沛公殆天授。——《史记·留侯世家》

    殆有神护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游历殆遍。——宋· 沈括《梦溪笔谈》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敌人伤亡殆尽;殆其(大概);殆庶(庶几,近似)

    (3) 表示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此殆空言,非至计也。——《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殆,仅也。”

    (4) 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彼)投吾所忌,用吾所长,是殆益敌资而遗敌胜耳,不可不察。——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

    (5)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豳风·七月》

    英文翻译

    dangerous, perilous; endanger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to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ai5 [海陆丰腔] tai6 [梅县腔] tai5 [宝安腔] tai5 [东莞腔] toi3 [沙头角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aix/dojdʰɒi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fán [fan]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DMY
    五行:
    仓颉: FMBO
    四角: 918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2) 烦躁,烦闷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4) 通“繁”。烦琐;繁多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5)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6) 厌烦,腻烦 。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7) 乱;纠缠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8)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动词

    (1) 相烦;烦劳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烦交

    (3) 搅扰;烦扰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4)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

    英文翻译

    bother, vex, trouble; troublesom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宋本广韵

    车殆马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