輀柩

ér jiù [ er jiu]
注音 ㄦˊ ㄐ一ㄡˋ

词语释义

1.亦作"轜柩"。 2.载柩的丧车。

词语解释

  1. 亦作“轜柩”。载柩的丧车。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豫章太守封祈》:“ 祈 与 黄叔度 、 郅伯嚮 、 盛孔叔 留随轜柩。”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徘徊輀柩,号咷弗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轜柩”。载柩的丧车。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豫章太守封祈》:“祈与黄叔度、郅伯嚮、盛孔叔留随轜柩。”
三国魏曹植《卞太后诔》:“徘徊輀柩,号咷弗及。”

輀柩的网络释义

輀柩

  • ér jiù ㄦˊ ㄐㄧㄨˋ
  • 輀柩
  • 亦作“轜柩”。载柩的丧车。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豫章太守封祈》:“ 祈 与 黄叔度 、 郅伯向 、 盛孔叔 留随轜柩。”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徘徊輀柩,号啕弗及。”
  • 汉字详情

    ér [er]
    部首: 719
    笔画: 13
    五笔: LDMJ
    仓颉: JJMBL
    四角: 51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丧车,载运灵柩的车

    輀,丧车也。——《说文》

    此似輀车。——《汉书·王莽传》。注:“载丧车也。”

    輀,柳车也。——《广雅·释器》。按,载柩之车饰曰柳。柳之言聚。

    (2) 又如:輀车(载运棺柩的车子);輀柩(輀轩。载柩的丧车);輀轮(柩车之轮)

    英文翻译

    he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之平聲開口三等nji/rionʑĭə
    jiù [ji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AQY
    五行:
    仓颉: DSNO
    四角: 4191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从匚( fāng),盛东西的筐器,久声。本义:装有尸体的棺材)

    (2) 同本义

    柩,棺也。——《说文》。

    古文湨字从匚久,后世又加木旁耳,虚者为棺,实者为柩。——《尔雅》

    先迁柩于庙。——《谷梁传·宣公八年》

    崩薨,柩之为言究也,久也,不复变也。——《白虎通》

    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礼记·曲礼》

    (3) 又如:运柩;枢榇(装有尸体的棺材);柩尸(指灵柩);柩室(停放灵柩之室);柩路(载灵柩之车);柩殡(谓停放灵柩)

    (4) 铭,汉时谓刻在石碑上的字为柩

    设敖置铭。——《周礼》。贾公彦疏:铭所以表柩,故 汉时谓铭为柩。

    英文翻译

    coffin which contains corps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东莞腔] giu3 [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救去聲開口三等gʰĭəugiuh/giow

    輀柩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