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债
繁体
躲債
注音
ㄉㄨㄛˇ ㄓㄞˋ
词语释义
躲债
(1) 欠债不能偿还,避开债主
英
词语解释
因无钱还债,避开债主。
《红楼梦》第五十回:“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债来了。”《市声》第一回:“不瞒你説,我是躲债来的。你肯借给我十块钱,我也就好回去了。”
引证解释
⒈ 因无钱还债,避开债主。
引《红楼梦》第五十回:“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老祖宗年下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债来了。”
《市声》第一回:“不瞒你説,我是躲债来的。你肯借给我十块钱,我也就好回去了。”
躲债的国语词典
欠债不还,避开债主。
躲债的网络释义
躲债
近义词
躲债造句
我们听到消息已太迟了,他为躲债已经离城了。
描写了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季节,外出躲债七天又冷又饿的杨白劳,在茫茫的雪地里一步一步无力地走着的情景。
梦想暴富,打工仔在南京赊购彩票,结果“好梦难圆”,欠下万元债务后回家躲债。
在普尼的授意之下,有报纸报道说这样的躲债僵局他可以承受好一阵子,因为堡垒上装备有发电机和取淡水用的钻孔。
当地官员说,温州的民企老板纷纷出逃躲债,有时甚至自杀。
一次,有个西班牙的中尉军官,因负债累累而逃往阿根廷去躲债。
我借了高利贷不得不四处躲债。
别人四轮去兜风,我却两腿像抽风,别人钱堵保险柜,我却没布塞衣柜;别人牵着狗去遛,我却躲债没处遛。看着别人的幸福,想着自己的痛楚,还有那漫漫人生路,该是怎样一个苦。
为了躲债,故意酒驾只求被交警拘留几天,没想到尺度没把握好,竟喝过量导致醉驾入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身,朵声。①本义:身。②避开,隐匿)
(2) 藏身 。如:东藏西躲;躲猫猫(捉迷藏);躲匿(隐藏)
(3) 避开;避让 。如:躲门户(逃亡户)
英文翻译
hide, secrete; avoid, escape
方言集汇
◎ 粤语:do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3 [梅县腔] do3 [海陆丰腔] do3 [陆丰腔] do3 [宝安腔]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东莞腔] do3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do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o3 [梅县腔] do3 [海陆丰腔] do3 [陆丰腔] do3 [宝安腔]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东莞腔] do3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d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埵 | 丁果 | 端 | 戈一合 | 上聲 | 哿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tuax/tuaa | tuɑ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2) 同本义
债,债负也。——《说文新附》
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论贵粟疏》
(3) 又如:债壳子(负了一身债的穷官);债赖(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债累(负债;债务);债桩(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内债(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外债(国家向外国借的债);公债(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举债(借债);背债(欠债)
(4) 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如:血债(残杀人民的罪行);几年没写书,对读者欠了一笔债
动词
(1) 借贷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2) 讨债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更往债。——《百喻经》
(3) 租赁
债车受载。——《穆天子传》
英文翻译
debt, loan, liabili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3
◎ 潮州话:zê3
◎ 潮州话:z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