蹿拨

cuān bō [ cuan bo]
繁体 躥撥
注音 ㄘㄨㄢ ㄅㄛ

词语释义

1.旧时卫士名。

词语解释

  1. 旧时卫士名。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四章:“一名俗称为蹿拨的护卫,突然从轿后拍马前驱,越过了在队前引路的顶马,先期驰到总理衙门的大门前,高喊一声:‘王爷驾到!’”自注:“旧日王公官宦出行,在快抵达目的地时,常有一名护卫骑马奔跑到目的地先行通报,叫作蹿拨。今日 北京 土语中有‘催拨’一词,有供人驱使之意,当即蹿拨一词的音转。”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卫士名。

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四章:“一名俗称为蹿拨的护卫,突然从轿后拍马前驱,越过了在队前引路的顶马,先期驰到总理衙门的大门前,高喊一声:‘王爷驾到!’”
自注:“旧日王公官宦出行,在快抵达目的地时,常有一名护卫骑马奔跑到目的地先行通报,叫作蹿拨。今日北京土语中有‘催拨’一词,有供人驱使之意,当即蹿拨一词的音转。”

蹿拨的网络释义

蹿拨

  • cuān bō
  • 蹿拨(躥拨)
  • 旧时卫士名。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四章:“一名俗称为蹿拨的护卫,突然从轿后拍马前驱,越过了在队前引路的顶马,先期驰到总理衙门的大门前,高喊一声:‘王爷驾到!’”自注:“旧日王公官宦出行,在快抵达目的地时,常有一名护卫骑马奔跑到目的地先行通报,叫作蹿拨。今日 北京 土语中有‘催拨’一词,有供人驱使之意,当即蹿拨一词的音转。”
  • 汉字详情

    cuān [cuan]
    部首: 717
    笔画: 19
    五笔: KHPH
    五行:
    仓颉: RMJCL
    四角: 6315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向上跳,向前跳 。如:蹿劲(闯劲;充足的干劲)

    (2) 〈方〉∶喷射 。如:鼻子蹿血;蹿火(犹冒火。发怒貌)

    (3) 奔跑 。如:蹿奔(奔跑;飞奔);蹿动(奔跑跳动)

    (4) 跃行

    我一个箭步蹿出去,那小子就玩了个嘴吃屎。——老舍《四世同堂》

    英文翻译

    leap; to jump; to spurt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1

    宋本广韵

    [bo]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NTY
    五行:
    仓颉: QIVE
    四角: 53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2) 同本义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4)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

    香炉风雪拨帘看。——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

    乃奋臂以指拨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

    (6) 调拨

    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7)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

    (8) 废弃

    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

    (9)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

    (10) 排除

    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

    (11) 断绝,折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12) 弹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13) 碰撞;撞击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 掉转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名词

    拨子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

    量词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如:分成两拨儿

    英文翻译

    move; dispel; distribute

    方言集汇

    ◎ 粤语:but6
    ◎ 潮州话:puah4

    宋本广韵

    蹿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