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额

cù é [ cu e]
繁体 蹙額
注音 ㄘㄨˋ ㄜˊ

词语释义

蹙额 cù é

(1) 不高兴或全神贯注时的皱眉头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
frown;knit one's brows

词语解释

  1. 皱眉。愁苦貌。

    《宣和遗事》前集:“ 徽宗 蹙额道:‘我国家欠少商贾钱债,久不偿还,怎不辱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小奚怯行路,或蹙额瞋目,或出言怨咨,生恶其聒,嗾使先归。” 续范亭 《散步栖霞谷》诗:“言罢频蹙额,惆悵復徬徨。”

引证解释

⒈ 皱眉。愁苦貌。

《宣和遗事》前集:“徽宗蹙额道:‘我国家欠少商贾钱债,久不偿还,怎不辱国?’”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小奚怯行路,或蹙额瞋目,或出言怨咨,生恶其聒,嗾使先归。”
续范亭《散步栖霞谷》诗:“言罢频蹙额,惆悵復徬徨。”

蹙额的国语词典

皱著眉头。

蹙额的网络释义

蹙额

  • 不高兴或全神贯注时皱眉头
  • 蹙额造句

    他历来对卑鄙小人疾首蹙额。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
    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奉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
    她颦眉蹙额时,样子更显得可爱。
    真武殿前,师傅白云子手持拂尘攒眉蹙额而立,不时东西张望着。
    此则口讲指画,逸兴遄飞,彼则疾首蹙额,神情萧索。
    宁致远从镜子上看到林方攒眉蹙额的样子后,轻轻舒了口气。
    身中六弹的他呲牙咧嘴,皱眉蹙额的对我说,他从沙巴来,一个利比亚境内卡扎菲拥有众多效忠者的城市,起义开始,他就被编入苏尔特的特别军营里,从那里集结攻打班加西。
    何成礼愁眉蹙额,感觉大费周章。
    一说到这俩人,蓝茉莉不由蹙额颦眉,道“这对冤家须尽早将他们分开才是,免得酿成大错。
    他几乎能感觉到她在电话那端皱眉蹙额。
    自然界就是两张面孔,嫣然笑意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攒眉蹙额,安详端坐随时有可能变成勃然大怒。
    闻到这令人作呕的气味,他皱眉蹙额。
    当她那双高挑的眉毛向下一落,显出一副蹙额不悦的神气时,瑞德原先那种身笑又得新出现了。
    若大的房间内,古寒坐在上座蹙额愁眉,两侧的座椅无一空席,甚至地上还沾满人群。
    这让宁鑫有些攒眉蹙额,这丫头比自己回来得早,而且自己半路上还去当箭牌了,因该先回到了呀?开了门,打开了灯。
    刘丹彤见柳成丰又卑陬失色,不禁攒眉蹙额,转身走向窗口,眺望起晴旻那一团团如洁白绵羊毛的飘逸白云……
    岂料,化老蹙额锁目地捡起王翔的木屐,竟发指眦裂指学生大骂“你们值日生怎么当的?黑板擦掉地上没人捡?”。
    两人来到办公室,老板娘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册子,边翻边唉声叹气,愁眉蹙额,坐在一旁的春亮如坐针毡,忍不住问道“老板,怎么了?”。
    对蹙额线、笑纹、眼下皱、乌鸦脚纹的惊人效果。

    汉字详情

    [cu]
    部首: 717
    笔画: 18
    五笔: DHIH
    五行:
    仓颉: IFRYO
    四角: 538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动词

    (1) 聚拢;皱缩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英文翻译

    urgent, suddenly; grieve, la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tsĭukciuk/ziuk
    é [e]
    部首: 616
    笔画: 15
    五笔: PTK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RMBO
    四角: 31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 同本义

    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頟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3)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额山”)

    (4)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如:匾额;额名(在匾额上题写的名称);额籍(匾额与名录)

    (5) 规定的数目 。如:额地(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额外主事(明清各部中,等级最低的官员);额子(定额,规定的数目)

    (6) 物体上首接近顶端的部分 。如:额子(无顶的头巾);碑额;崖额

    英文翻译

    forehead; tablet, plaque;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k6
    ◎ 潮州话:hia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