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辙

qī zhé [ qi zhe]
繁体 蹊轍
注音 ㄑ一 ㄓㄜˊ

词语释义

1.行迹,踪迹。

词语解释

  1. 行迹,踪迹。

    清 龚自珍 《尊隐》:“大忧无蹊辙,大患无畔涯。”

引证解释

⒈ 行迹,踪迹。

清龚自珍《尊隐》:“大忧无蹊辙,大患无畔涯。”

蹊辙的网络释义

蹊辙

  • 清 龚自珍 《尊隐》:“大忧无蹊辙,大患无畔涯。”
  • 汉字详情

    qī,xī [qi,xi]
    部首: 717
    笔画: 17
    五笔: KHED
    五行:
    仓颉: RMBVK
    四角: 62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奚声。本作徯。本义:等待)

    (2) 小路。亦泛指路

    蹊,道也。——《广雅》

    步所由道曰蹊。——《释名》

    是以间介无蹊。——马融《长笛赋》

    不识蹊之所由。——张衡《思玄赋》

    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三国演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孟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都邑蹊道居仟一。——《商君书·算地》

    (3) 又如:蹊磴(山路上的石级);蹊路(小路,狭路)

    (4) 路线;途径 。如:蹊径;蹊隧(门径,门路)

    动词

    (1) 践踏

    牵牛以蹊人之田。——《左传·宣公十一年》

    (2) 又如:蹊践(践踏);蹊田(践踏田禾);蹊田夺牛(喻指罪轻罚重,从中谋利)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footpath, trail; t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h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ka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2 [宝安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hi1
    ◎ 潮州话:hi5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雞齊開平聲開口四等ghe/heiɣiei
    zhé [zhe]
    部首: 405
    笔画: 16
    五笔: LYC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QYBK
    四角: 485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徹( 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2) 同本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

    (3) 车子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去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又如:辙印(车子行驶的痕迹);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5) 道路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宋· 胡铨《好事近》

    (6) 又如:辙轨(轨道)

    (7) 途径;门路;路数,路子

    总会旧辙,创立新意。——隋· 潘徽《韵纂序》

    (8) 又如:没辙(没有办法)

    (9) 比喻错误或教训 。如:前辙(前人的教训)

    (10) 歌词、戏曲、杂曲等所押用的韵摄 。如:合辙(押韵);十三辙

    英文翻译

    wagon ruts, wheel tracks

    方言集汇

    ◎ 粤语:c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