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跌

cuō diē [ cuo die]
注音 ㄘㄨㄛ ㄉ一ㄝ

词语释义

蹉跌 cuōdiē

(1) 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也。——《后汉书·蔡邕传》
failure;slip;mistake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失足跌倒。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师》:“推车上山,力不能任,颠蹶蹉跌,伤我中心。”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妓》:“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住,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清 谭嗣同 《六盘山转饟谣》:“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

引证解释

⒈ 失足跌倒。

汉焦赣《易林·解之师》:“推车上山,力不能任,颠蹶蹉跌,伤我中心。”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绳妓》:“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住,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清谭嗣同《六盘山转饟谣》:“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

⒉ 失误。

《汉书·朱博传》:“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跌, 博遂成就之。”
《魏书·郭祚传》:“太和以前,朝法尤峻,贵臣蹉跌,便致诛夷。”

⒊ 相左;不相遇。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

⒋ 比喻受挫、失势。

《九尾龟》第八三回:“只要等这件事情冷了些儿,那时仍旧可以出来的,虽然暂时蹉跌一下子,却得了个天字第一号上好的名声。”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郑君锋芒太露而昧于中国社会情形,蹉跌自所难免。”

蹉跌的国语词典

失坠、失误。

蹉跌的网络释义

蹉跌

  • 蹉跌,读音cuōdiē,汉语词语,解释为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 蹉跌造句

    国事蹉跌不可逆转,个人的际遇也没什么指望。
    又本以忠义手诛叛臣,当时宰相处置失宜,为滔所诳诱,故蹉跌至此,不若与昭义并力取滔,其势必获。
    彼兵锐甚,计出万死,若有蹉跌,则彼气成而吾事去矣;不如屯大众于覆舟山以待之。
    这些昔日着鲜丽美服的官吏,一旦穿着芒,其侍立蹉跌的窘状可以想见。
    传统医学的顽痹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具有缠绵难愈、历节肿痛、骨节蹉跌等特点,治疗上颇为棘手。
    飞之此举,利害甚重,或少有蹉跌,则使伪境益有轻慢朝廷之意。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此物此志,永矢无谖。
    惟相司空王昶、征北将军程喜、中领军王肃有蹉跌云。
    君集我怎能真反呢,是蹉跌至此啊!念我为唐家大将破灭二国,还是有微功可陈。
    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愿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

    汉字详情

    cuō [cuo]
    部首: 717
    笔画: 16
    五笔: KHUA
    五行:
    仓颉: RMTQM
    四角: 68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差声。本义:失足,跌跤)

    (2) 同本义

    中坡蹉跎。——《楚辞·王褒·九怀株昭》。注:“失足。”

    (3) 又如:蹉跌(跌倒;失误)

    (4) 时光白白过去

    蹉,蹉跎,失时也。——《说文新附》

    (5) 过 。如:蹉蹉(虚度;失时);蹉西(偏西);蹉跎时日(虚度光阴)

    (6) 踩;踏 。如:蹉踏(踩踏);蹉碎(踏碎)

    (7) 赶,赶路 。如:连夜蹉程;又得蹉前五里程

    名词

    (1) 失误;差错 。如:蹉失(过失;失误);蹉败(失败);蹉过(过错)

    (2) 岔路;小路 。如:旁蹉(小路)

    英文翻译

    error, mistake, slip; failure

    方言集汇

    ◎ 粤语:c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2 ca1 [宝安腔] ca1 co1 [海陆丰腔] co2 ca1 [客英字典] co2 [梅县腔] co1 co5 [客语拼音字汇] co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何平聲開口一等tsʰɑcha/ca
    diē [die]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RW
    五行:
    仓颉: RMHQO
    四角: 6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2) 同本义

    失蹑曰跌。——《通俗文》

    跌而不振。——《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

    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

    (3) 又如:他跌伤了;跌磕(挫折,栽筋斗);跌翻(跌倒,摔倒);跌跌滚滚(跌交打滚的样子);跌跌爬爬(连跌带爬);跌坐(身体迅速坐下)

    (4) 失足。喻指犯过失

    一跌将赤吾之族。——《汉书·扬雄传》

    (5) 又如:跌磕(受到挫折);跌磕蹭蹬(倒霉;不顺利);跌失(闪失);跌蹼(喻指挫折和灾难)

    (6) 落,降低 。如:跌坡(陷落的坡岸);跌课(算卦,占卜)

    (7) 快走 。如:跌蹄(快步行走,赶路);跌跌(疾行)

    (8) 跺脚,用脚踩踏 。如:跌窨(顿足忍气);跌脚绊手(牵制 ;阻碍)

    形容词

    (1) 在文字上故作顿挫,在言语间,故作波折 。如:跌荡放言(不受拘束,放肆谈论)

    (2) 放荡不羁

    肆者何?跌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3) 行步不稳 。如:跌蹶(跌跌撞撞);跌退(踉跄倒退)

    英文翻译

    stumble, slip, fall down; st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i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t7 [梅县腔] diet7 [海陆丰腔] diet7 [客语拼音字汇] diad5 [客英字典] diet7 [台湾四县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陆丰腔] ti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detdʰiet

    蹉跌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