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膀

tí bǎng [ ti bang]
注音 ㄊ一ˊ ㄅㄤˇ

词语释义

猪后肢的上半部。

词语解释

  1. 作为食品的猪腿的最上部。

    《水浒后传》第三六回:“蛮女捧出两个蹄膀、一隻熟鹅,大盘肉包子,斟上香雪酒。” 管桦 《老营长轶闻》:“这个大娘送来一篮子鸡蛋,那个房东大爷送来一个大猪蹄膀。”

引证解释

⒈ 作为食品的猪腿的最上部。

《水浒后传》第三六回:“蛮女捧出两个蹄膀、一隻熟鹅,大盘肉包子,斟上香雪酒。”
管桦《老营长轶闻》:“这个大娘送来一篮子鸡蛋,那个房东大爷送来一个大猪蹄膀。”

蹄膀的国语词典

猪后肢的上半部。肉多而富脂肪,常用来红烧。

蹄膀造句

台门小天井里,鱼干、酱鸭、酱肉挂了起来,家家户户的灶台上炖着鲞冻肉和猪蹄膀,香味弥漫了整个台门。
母亲最爱喝蹄子汤,早上特地去菜场挑了一只特大的猪蹄膀,还买了条大鲫鱼,希望母亲晚年吉利,平平安安。
邱伟来看我的时候会带来炸好的鱼,豆腐还有煮好的蹄膀,说都是他妈在家里弄的。
那年春节,我买了两只猪蹄膀和一只活鸡,送到她家,并将活鸡就手斩杀、褪毛,动作利落,盛家阿姆连声赞我能干。
黑猪蹄膀菌菇汤,健脾养脾、养胃健胃、补血养血、补气益气、调理肠胃、滋阴补阴、开胃消食、驱寒、抗衰老、增强抵抗力。
一种特殊配料及工艺加工过的猪后腿,在当地被称为万三蹄,又称万三酥蹄或万三蹄膀。
随后朱元璋又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沈万三一想总不能说是叫猪蹄膀呀,于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的蹄啊,于是万三蹄由此得名。
酱猪蹄膀的妙处,想必男人的体会更深一点。
不久的将来,蚵仔煎、鱼孚肉粽、卤鸭、盐鸡盐鸭、猪蹄膀……这些令人垂涎的灌口特色小吃,您就可以在那“一网打尽”了。
红烧蹄膀、老醋花生、酱香虎皮蛋,再用微波炉热两个蓬松柔软的白面大馒头,开一罐王老吉凉茶,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这时已经是中午了,刚想去要个小灶,尚膳监首领太监曲松竟带着人亲自给送来了,打开食盒一瞧,有什锦虾球,宣威火腿,蜜饯烧蹄膀,煎酿鲜冬菇。
七碗蹄膀有砣数,八碗肥肉火巴噜噜;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舒。
生病了还不需要补一补,上次将军生病,还不是我一个冰糖蹄膀治好的。
韦恩:噢,好的,我来点你们特色菜蹄膀。
就这样,要上好的坐墩肉,再来一条蹄膀,带皮的。
我的手艺自然是比不了那陈氏蹄膀,还请见谅。
虽然它们来自同一注册厂号,但猪蹄膀并无美方卫生证书。
不要响嘛,待会我送你一只红烧蹄膀。
买回的新鲜猪蹄膀,主人家加工时却发现蹄髈内有小钢钉。
王老夫人介绍说,老头子吃饭并没什么特别的讲究,除了不吃油炸与太甜的食物,几乎无忌口,他以前一个人可以吃掉一大块猪蹄膀。

汉字详情

[ti]
部首: 717
笔画: 16
五笔: KHU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YBB
四角: 6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 指牲口 。

(5)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 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英文翻译

hoof; leg of pork; little w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东莞腔] tai2 [客语拼音字汇] tai2 [宝安腔] tai2 [陆丰腔] tai3 [梅县腔] tai2 [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杜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de/deidʰiei
bǎng,páng,pāng [bang,pang,pang]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UPY
仓颉: BYB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bǎng

(1) (形声。从肉,旁声。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十分腰围膀阔。——《水浒传》

(3) 又如:膀阔腰圆;腰细膀宽

(4) 臂膀。指肩和肘之间的手臂 。如:膀扇子(方言。臂膀)

(5) 兽类或家畜腿的上部或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

肉则羊膀豕胁,脂肤相半。——《初学记》

(6) 鸟类等的翅膀

pāng

(1) 浮肿

我头脸也膀了,腰腿也断了。——《野叟曝言》

(2) 指(嘴或脸)向外突出、鼓起

这王簪儿登时把那付奴脸,膀的有房梁高,也不搽脸了。——《金瓶梅词话》

pá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upper arm; shoulder; 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2 p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ong2 [宝安腔] pong2pong3 [海陆丰腔] pong2 [客英字典] pong2 [沙头角腔] pong2 [梅县腔] bong3 [陆丰腔]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ong3 p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光唐開平聲開口一等bangb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