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甲多肽

tí jiǎ duō tài [ti jia duo tai]

词语释义

本品主要成份为猪蹄甲提取物,是角蛋白部分水解生成的多肽。

汉字详情

[ti]
部首: 717
笔画: 16
五笔: KHU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YBB
四角: 6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 指牲口 。

(5)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 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英文翻译

hoof; leg of pork; little w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东莞腔] tai2 [客语拼音字汇] tai2 [宝安腔] tai2 [陆丰腔] tai3 [梅县腔] tai2 [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杜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de/deidʰiei
jiǎ [jia]
部首: 521
笔画: 5
五笔: LHN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L
四角: 6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动词

(1) 居第一;冠于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形容词

第一的,上等的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英文翻译

armor, shell; fingernails; 1st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p7 [客英字典] gap7 [台湾四县腔] gap7 [梅县腔] gap7 [沙头角腔] gap7 [东莞腔] gap7 [陆丰腔]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宝安腔] gap7
◎ 潮州话:g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狎入聲開口二等krap/keapkap
duō [duo]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INI
四角: 272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 同本义

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说文》

多,众也。——《尔雅·释诂》

何多日也。——《诗·邶风·旄丘》

与为多焉。——《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

宽裕而多容。——《荀子·致仕》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多次;多分(多半);多士(众多士子);多感(多谢,非常感激);多口(多嘴);多般(许多事端;多半;大概);多口可(许多);多花(方言。许多);多许(多少)

(4) 超过正确的或需要的数目;过多 。如:这个字多了一个点;多因(多应。多半,大概);多时间(很久);多管(多敢。多半);多定(多半;肯定);多分(多半;差不多)

(5) 重。与“轻”相对

士亦以此多之。——《汉书·灌夫传》。注:“犹重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

(6) 贤;好

听者自多而不得。——《吕氏春秋·谨听》。注:“自贤也。”

(7) 又如:多才(多才俊。女子昵称她所钟情的男子)

(8) ∶ 表示整数以下的余数或零头 。如:两个多月;三尺多宽;五年多

(9) 程度大 。如:病人今天好多了;多样时(过了很久;好一会)

(10) 赞许,推崇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

(11) 姓

副词

(1) 多么

(2) 用在疑问句里询问程度数量。如:多钱一斤?多早(什么时候)

(3) 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如:你看人家做得多好!

(4) 虚指某种程度

(5) 只,仅仅

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

吾今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左传·襄公十四年》

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左传·定公十五年》

(6) ∶大多

以故多持女远逃亡。——《西门豹治邺》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much, many; more than, over

方言集汇

◎ 粤语:do1
◎ 客家话:[梅县腔] do1 [东莞腔] do1 [客语拼音字汇] do1 [宝安腔] do1 [客英字典] do1 [陆丰腔] do1 [沙头角腔]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海陆丰腔] d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得何平聲開口一等ta
tài [tai]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DYY
五行:
仓颉: BKI
四角: 74230

详细解释

名词

酰胺之一 。它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通过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结合而成

英文翻译

a chemical compound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