踳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踳繆 ”。错乱谬误。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经》:“﹝《孟子註疏》﹞为 匏翁 手笔,古人于注疏,皆命侍史缮写,好书之勒若是,间以监本、建本校对踳繆脱落,乃知 匏翁 钞此为不徒也。”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 钟嶸 《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踳谬不少。”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旧唐书》:“且 乾符 纪元,终於六年,既书 乾符 末矣,而其下乃书四年,其踳谬较之新传尤甚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踳繆”。错乱谬误。
引清钱曾《读书敏求记·经》:“﹝《孟子註疏》﹞为匏翁手笔,古人于注疏,皆命侍史缮写,好书之勒若是,间以监本、建本校对踳繆脱落,乃知匏翁钞此为不徒也。”
清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下:“钟嶸《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踳谬不少。”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旧唐书》:“且乾符纪元,终於六年,既书乾符末矣,而其下乃书四年,其踳谬较之新传尤甚也。”
踳谬的网络释义
踳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同“舛”。乖背;错乱 。如:踳落(舛误杂乱);踳驳(错误杂乱);踳乱(乖错杂乱)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蠢 | 尺尹 | 昌 | 諄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tɕʰĭuĕn | chjynx/tcvii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动词
欺诈;迷误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