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胸

tī xiōng [ ti xiong]
注音 ㄊ一 ㄒㄩㄥ

词语释义

一种系在马胸前的华丽的装饰品,常以此显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贵。

词语解释

  1. 一种系在马胸前的华丽的装饰品,常以此显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贵。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九锡》:“近人宦场中,有戏指知县擢同知、知州为加九锡者,时节相 孙 公 寄圃 与余数之,则一为水晶顶珠,二为白鷴补服,三为朝珠,四为红繖,五为红心雨帽,六为红心拜垫,七为马前踢胸,八为大夫誥轴,而偶忘其一,众思索不得。”《孽海花》第十一回:“到得 潘 府门前,见已有好几辆大鞍车停着,门前几棵大树上,繫着十来匹红缨踢胸的高头大马,知有贵客到了。”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系在马胸前的华丽的装饰品,常以此显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贵。

清梁章鉅《浪跡丛谈·九锡》:“近人宦场中,有戏指知县擢同知、知州为加九锡者,时节相孙公寄圃与余数之,则一为水晶顶珠,二为白鷴补服,三为朝珠,四为红繖,五为红心雨帽,六为红心拜垫,七为马前踢胸,八为大夫誥轴,而偶忘其一,众思索不得。”
《孽海花》第十一回:“到得潘府门前,见已有好几辆大鞍车停着,门前几棵大树上,繫着十来匹红缨踢胸的高头大马,知有贵客到了。”

踢胸的网络释义

踢胸

  • tī xiōnɡ
  • 踢胸
  • 一种系在马胸前的华丽的装饰品,常以此显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贵。 清 梁章钜 《浪迹丛谈·九锡》:“近人宦场中,有戏指知县擢同知、知州为加九锡者,时节相 孙 公 寄圃 与余数之,则一为水晶顶珠,二为白鷴补服,三为朝珠,四为红繖,五为红心雨帽,六为红心拜垫,七为马前踢胸,八为大夫诰轴,而偶忘其一,众思索不得。”《孽海花》第十一回:“到得 潘 府门前,见已有好几辆大鞍车停着,门前几棵大树上,系着十来匹红缨踢胸的高头大马,知有贵客到了。”
  • 汉字详情

    [ti]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JR
    五行:
    仓颉: RMAPH
    四角: 66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脚特别是足尖触击(打)

    踢,以足蹴物。——《正字通》

    (2) 这个“踢”是近代的新字。

    (3) 又如:踢弄(百戏技艺中以手足为主的杂技);踢箭(北方的游戏,即南方的踢毽子);踢飞脚(两脚相继踢起,高与头齐);踢天弄井(上天入地的捣乱);踢斛淋尖(官吏溢收农民税粮的方法)

    (4) 剔除;排除 。

    (5) 如:踢脱(除籍。妓女从良);踢荡(挥霍,糟蹋)

    英文翻译

    kick

    方言集汇

    ◎ 粤语:te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t7 tit7 [客英字典] tet7 tiak7 [梅县腔] tet7 tiak7 dem3 [东莞腔] tiak7 [陆丰腔] tet7 [台湾四县腔] tet7 tit7 [宝安腔] tiak7 [客语拼音字汇] ted5 tia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hekdʰiei
    xiōng [xiong]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QQB
    五行:
    仓颉: BPUK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 同本义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 宋慈《洗冤录》

    (3)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4) 内心;心里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 陆机《赴洛》

    (5)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6) 喻指前面 。如:胸廝撞(两个迎面相撞)

    英文翻译

    breast, bosom, chest; thorax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梅县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沙头角腔]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海陆丰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