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瓶

tī píng [ ti ping]
注音 ㄊ一 ㄆ一ㄥˊ

词语释义

杂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瓶罐作表演。

词语解释

  1. 杂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瓶罐作表演。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手艺皆有巧名:踢瓶、弄椀、踢磬、弄花鼓槌。”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怨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

引证解释

⒈ 杂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瓶罐作表演。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手艺皆有巧名:踢瓶、弄椀、踢磬、弄花鼓槌。”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怨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

踢瓶的网络释义

踢瓶

  • tī píng ㄊㄧ ㄆㄧㄥˊ
  • 踢瓶
  • 杂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瓶罐作表演。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手艺皆有巧名:踢瓶、弄椀、踢磬、弄花鼓槌。”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怨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
  • 汉字详情

    [ti]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JR
    五行:
    仓颉: RMAPH
    四角: 66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脚特别是足尖触击(打)

    踢,以足蹴物。——《正字通》

    (2) 这个“踢”是近代的新字。

    (3) 又如:踢弄(百戏技艺中以手足为主的杂技);踢箭(北方的游戏,即南方的踢毽子);踢飞脚(两脚相继踢起,高与头齐);踢天弄井(上天入地的捣乱);踢斛淋尖(官吏溢收农民税粮的方法)

    (4) 剔除;排除 。

    (5) 如:踢脱(除籍。妓女从良);踢荡(挥霍,糟蹋)

    英文翻译

    kick

    方言集汇

    ◎ 粤语:te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t7 tit7 [客英字典] tet7 tiak7 [梅县腔] tet7 tiak7 dem3 [东莞腔] tiak7 [陆丰腔] tet7 [台湾四县腔] tet7 tit7 [宝安腔] tiak7 [客语拼音字汇] ted5 tia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hekdʰiei
    píng [ping]
    部首: 435
    笔画: 10
    五笔: UAG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TMVN
    四角: 814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 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2)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瓶,瓮也。(瓮,汲瓶也)。——《说文》

    缶其小者谓之瓶。——《方言》五

    羸其瓶。——《易·井》

    新盆槃瓶。——《仪礼·士丧礼》

    (3) 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盛于盆,尊于瓶。——《礼记·礼器》

    吾一瓶一缽足矣。——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花瓶(插花用的瓶子);瓷瓶;暖瓶;两瓶牛奶;喝了一瓶酒;瓶彝(祭器);瓶落水(“不”的隐语。瓶子掉进水里,水往瓶里灌,挤出空气,发出不、不、不的声音,故称)

    (5) 量词。如:一瓶醋;两瓶墨水

    英文翻译

    jug, pitcher, vase, jar, bo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peng4 p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2 [客英字典] pen2 piang2 [陆丰腔] piang3 [梅县腔] pin2 [台湾四县腔] pin2 pen2 piang2 [东莞腔] piang2 [海陆丰腔] pin2 pen2 piang2 [宝安腔] p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bengbʰieŋ

    踢瓶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