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蹙

tà cù [ ta cu]
注音 ㄊㄚˋ ㄘㄨˋ

词语释义

1.见"踏蹴"。

词语解释

  1. 见“ 踏蹴 ”。

引证解释

⒈ 见“踏蹴”。

汉字详情

tà,tā [ta,ta]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EA
四角: 62169

详细解释

动词

(1) 落下 。如:蹋顿(跌倒);蹋衍(指斜平的下坡路)

(2) 下垂 。如:蹋翼(耷拉着翅膀。颓丧无所作为的样子)

(3)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足,沓( )声。本义:足着地;踩 )

(2) 同本义

踏,足著地也。——《玉篇》

足踏使坚平。——《齐民要术·种葵》

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晋书·王述传》

(3) 又如:踏步不前;踏雪(在雪地上行走);把火踏灭;踏踏(马蹄声,也作蹋蹋);踏破菜园(吃素的人,破了荤戒);踏蹑(织布时踩踏织机的踏板)

(4) 边走边唱;打拍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唐· 王建《水夫谣》

(5) 又如:踏场(按照乐调节拍舞蹈);踏臂(连臂而歌,踏地打节拍);踏蹄(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6) 查,勘察 。又如:踏逐(寻求,觅取);踏验(实地勘察);踏灯(元宵节上灯市看灯);踏缉(察访搜捕);踏察(勘察,探测)

(7) 迈步 。如:踏罡步斗(道家作法时以特定方位的步子移动);踏踵(漫步);踏屣(犹行步);踏实(行步稳健;落实)

(8) 吞咽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唐· 李贺《感讽五首》

(9) 跟随 。如:踏肩(一个紧接一个);踏故习常(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10) 游赏 。如:踏花(踏青,游春);踏赏(踏青赏景)

(11) 踢 。如:踏蹴(踢);踏鞠(古代的一种踢球运动)

(12) 蹬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名词

(1) 脚凳,搁脚的矮几 。如:踏床(置于床前搁脚的小凳,用来防潮寒之气侵入脚底);踏床板(踏床);踏垫(门口除鞋尘的垫子);踏凳(踏脚凳)

(2) 鞋

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温庭筠《观舞妓》

(3) 另见

英文翻译

step on, trample, tread on, wal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p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p8 [梅县腔] tap8 [海陆丰腔] tap8 [台湾四县腔] tap8 [宝安腔] tap8 [陆丰腔] tap8 [东莞腔] tap8 [客英字典] tap8 [客语拼音字汇] dad6 tab6
◎ 潮州话:d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合入聲開口一等tʰɒpthop
[cu]
部首: 717
笔画: 18
五笔: DHIH
五行:
仓颉: IFRYO
四角: 538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动词

(1) 聚拢;皱缩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英文翻译

urgent, suddenly; grieve, la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tsĭukciuk/ziuk

踏蹙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