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

gēn zōng [ gen zong]
繁体 跟蹤
注音 ㄍㄣ ㄗㄨ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跟踪 gēn zōng

1.  紧紧跟随在后面。

牛元峰待援无望,趁黑夜率领残部突围向西逃跑,我七十五师的战士,随即跟踪追击。——《奠基礼》
跟踪查明古围墙的路线。
shadow sb.; follow the tracks of sb.;

2.  有意地、偷偷地跟随。

有时…被陆军、海军或联邦调查局的小汽车跟踪。

词语解释

  1. 紧紧跟在后面(追赶或监视)。

    黎少岑 《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不知组织破获的消息,但已发现他身后有人跟踪。”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走着,走着,他自然地带着不经意的神情回顾一下,没有发现跟踪的人,他就加快了脚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奋力地跟踪奔下山去。”

  2. 紧接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谁派你来的?’ 刘胜 问……‘你来干啥的?’ 小王 跟踪问一句。”

引证解释

⒈ 紧紧跟在后面(追赶或监视)。

黎少岑《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不知组织破获的消息,但已发现他身后有人跟踪。”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走着,走着,他自然地带着不经意的神情回顾一下,没有发现跟踪的人,他就加快了脚步。”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奋力地跟踪奔下山去。”

⒉ 紧接着。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谁派你来的?’ 刘胜问……‘你来干啥的?’ 小王跟踪问一句。”

跟踪的国语词典

跟随踪迹,通常指紧紧跟在人的后面。

如:「跟踪别人,不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

跟踪的网络释义

跟踪

  • 《跟踪》(Eye in the Sky)是一部由香港导演游乃海执导,任达华,梁家辉,徐子珊,邵美琪等演员主演的悬疑警匪片。
  • 影片描述香港情报科旗下一组跟踪队员,俗称香港警察的“狗仔队”乔装跟踪,却遇上凶暴多疑的珠宝劫匪,整批跟踪队陷入空前危险的故事。
  • 本片于2007年6月21日上映,在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及第三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中成为开幕电影。
  • 跟踪 (汉语词汇)

  • 跟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ēn zōng,指紧紧跟在后面(追赶、监视等)。
  • 跟踪造句

    她发觉身后有人跟踪,便警惕起来。
    外地的推销员由于形迹可疑,被保安人员跟踪了好长时间。
    通过给予信任感的信息制造舆论。此外,必须发挥带动社会发展的跟踪媒体的职能作用。
    为了保证质量和信誉,公司多年来一直跟踪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
    江姐摆脱了敌人的跟踪。
    就如同很难对父母培养的确切作用进行跟踪一样,对童年及青春期时期同龄群体的精确影响进行估测也可能更为困难。
    他一直在跟踪那个盗窃犯。
    由于未知临时有一个教研会议,使她不得不很晚才离开。她在路上犹豫着是不是该给光打个电话,并没有注意到未婚夫大在后面跟踪她。当她打完电话想要离开酒吧时,大一把拉住了她,并要未知跟他走。大把未知推倒在自己家的床上并问她是不是和其他的男人也上过床。未知终于摆脱了大的纠缠,四处找寻光。
    我天天看你跟踪她,很有眼光嘛,抬起头来。
    网络技术功能强大,可以跟踪、记录每个学生学习行为,但数据量之大,令人望而生畏。
    狄克和他的同伴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的跟踪侦察,除非是他们自投罗网,爬过围墙。
    铅山县电视台、铅山日报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对照组仅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口,连续换药,临床跟踪观察10天.
    利用跟踪器和定速器尽量减少有意识和无意识回读,缩短注视持续时间.
    股票在筑底后,股价经过七上八下的过程后走上基线,投资者予以锁定,并跟踪其走向。
    警方接到密报,开始跟踪那个外国特务。
    murrey说他正在跟踪德国和俄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业务。
    进口件的国产化计划评审和跟踪。
    包含任何源或跟踪元素都能引用的侦听器。
    劫案发生后警方立即跟踪追击。

    汉字详情

    gēn [gen]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VE
    五行:
    仓颉: RMAV
    四角: 67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艮( gèn)声。本义:足后为跟)

    (2) 同本义

    跟,足踵也。——《说文》

    足后曰跟,在下方着地,一体任之,象木根也。——《释名·释形体》

    阽焦原而跟趾。——张衡《思玄赋》

    诘曲犹能辨跟肘。——苏轼《凤翔八观》

    (3) 又如:跟蹠(脚后跟);跟踵(脚后跟);跟胫(脚跟与小腿);跟趾(脚后跟)

    (4) 器官的基底部分。亦指物体的底部或后部

    每册之跟,自书精楷以表之。——《清稗类钞·鉴赏类》

    (5) 又如:崖跟(山崖底部);跟底(底部)

    动词

    (1) 追随于后

    有元地脚保识人前去跟寻。——吴自牧《梦粱录》

    (2) 又如:跟我来;跟他走;小偷一直跟着他;跟屁股(紧跟不舍)

    (3) 侍奉主人 。如:跟前人(被收房的丫头);跟底(跟前,身边);跟马(旧时称跟随在官员车轿后面骑马的随从);跟房(旧时随嫁的婢女)

    (4) 穿着(鞋),趿

    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比;及;抵 。如:不跟(不及)

    (6) 旧时指女子嫁人 。如:跟人

    介词

    (1) 和,同

    甚么王八蛋的客,有胆子的快来跟三爷碰碰。——《老残游记》

    (2) 只和指人的名词组合,介绍出与主体共同完成某一动作的对象。如:跟老乡们一起劳动;有事要跟群众商量

    (3) 表示与某事物有无联系。如:他跟这事没关系;高山的气压跟平地上不一样

    (4) 向,对——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对方,只和指人的名词组合 。如:他要跟你谈一谈;跟大爷碰碰(同大爷较量较量);这事还没有跟领导汇报

    (5) 表示处所,相当于“从” 。如:他跟我借了一支铅笔;跟哪儿来(从哪儿来)

    (6) 如同——引进比较的对象 。如:今天的活儿跟往常一样

    表示联合关系,相当于和、与 。如:桌子放着笔跟纸;水跟土(水和土);孩子跟妇女(孩子与妇女);他的手跟脚都沾了泥 比较“跟”、“同”、“和”、“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英文翻译

    heel; to follow, accompany;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海陆丰腔] gien1 gi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gin1 [梅县腔] gen1 [客英字典] gen1 [客语拼音字汇] gen1 g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痕平聲開口一等kənkon
    zōng [zong]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PI
    五行:
    仓颉: RMJMF
    四角: 631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4)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5)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动词

    (1)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2) 又如:踪行(跟着走)

    英文翻译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ung1 zung1 [客英字典] ziung1 zung1 [海陆丰腔] ziung1 zung1 [宝安腔] zung1 [沙头角腔] zung1 [梅县腔] ziung1 [东莞腔] z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