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

jiān shì [jian shi]
繁体 監視
注音 ㄐ一ㄢ ㄕ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监视 jiānshì

(1) 从旁监察注视

监视我们所有重型轰炸机的雷达站
monitor;watch;spy;be on constant guard

(2) 监督

supervise;keep tabs on

词语解释

  1. 监督视察。语本《汉书·韦贤传》:“四方羣后,我监我视,威仪车服,唯肃是履!”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勑近制选内臣之善於其职者监视诸镇,盖所以将我腹心之命达于爪牙之士也。”《水浒传》第一一三回:“ 郭世广 使人賫至 三大王 府裡,辩看了来文,又差人来监视。”《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原来这处搜检不过虚应故事,那监视搜检的只有几位散秩大臣副都统。”

  2. 指严密注意。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我的行动以后一直是受着了两重的监视:一重是刑士,一重是宪兵。”

  3. 犹看管。

    《宣和遗事》后集:“由是 阿计替 復监视二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四条:“对需要逮捕而证据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4. 明 末宦官所任官名。负监察文武官吏之责。

    《明史·陈新甲传》:“巡抚 方一藻 惜其才,请留之,未报。监视中官 马云程 亦以为言,乃报可。”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天子又奬其忠勤,嘉其才志,使出入边廷之间,拱揖部曹之上,皆尊以监视之名。”

引证解释

⒈ 监督视察。

语本《汉书·韦贤传》:“四方羣后,我监我视,威仪车服,唯肃是履!”
唐元稹《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勑近制选内臣之善於其职者监视诸镇,盖所以将我腹心之命达于爪牙之士也。”
《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郭世广使人賫至三大王府裡,辩看了来文,又差人来监视。”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原来这处搜检不过虚应故事,那监视搜检的只有几位散秩大臣副都统。”

⒉ 指严密注意。

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我的行动以后一直是受着了两重的监视:一重是刑士,一重是宪兵。”

⒊ 犹看管。

《宣和遗事》后集:“由是阿计替復监视二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四条:“对需要逮捕而证据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⒋ 明末宦官所任官名。负监察文武官吏之责。

《明史·陈新甲传》:“巡抚方一藻惜其才,请留之,未报。监视中官马云程亦以为言,乃报可。”
清侯方域《宦官论》:“天子又奬其忠勤,嘉其才志,使出入边廷之间,拱揖部曹之上,皆尊以监视之名。”

监视的国语词典

监临视察。

监视的网络释义

监视 (汉语词语)

  • 监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iānshì,指从旁监察注视的意思。
  • 监视造句

    雨越下越大,防汛官兵正密切监视着水情。
    你们要把这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监视起来。
    他匍匐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地监视着敌人。
    超级市场用电视录像监视顾客购物。
    侦察员在暗处监视着敌人的动静。
    给你两个建议,第一个,专心对你女朋友,打消她的危机感。慢慢的,就不在监视你了。
    公安人员正严密监视嫌疑犯的行踪。
    他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密切监视着这伙犯罪分子的动向。
    我们时刻警惕着,决不放松对汛情的监视。
    你留在这里继续监视,一有风吹草动,就打电话通知我。
    侦察兵严密监视着敌人的动向。
    一个股票的交易,如果与平常交易的有明显不同,就会被证监会监视,只要你不是恶意炒作,即使被监视也无防。即使他们善意打电话提醒你注意投资风险,如果你坚持买入,不论交易量的大小,他们也只能尊重你的操作。
    侦察员全神贯注地监视着敌军的动静。
    不过妈妈还是会一不留神的过来监视我,使我防不胜防。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几个便衣特务虎视眈眈地监视着我们。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
    在火车站上出现了令人发窘的场面,在这两个女人的监视下,两个男人那不尴不尬。
    这间便利商店屡次遭窃,只好在门口装上监视器,以防范顺手牵羊的人。

    汉字详情

    jiān,jiàn [ji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JTY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BT
    四角: 28102

    详细解释

    jiā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2) 同本义

    監,临下也。——《说文》

    立其监。——《周礼·太宰》。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

    何用不监。——《诗·小雅·节南山》

    监,察也。——《方言十二》

    使监谤者。——《国语·周语》。注:“察也。”

    以监其上下之所好。”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 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语·周语上》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刚毅监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监临(自上而下地监督视察);监修(监督编修);监觑(查看);监解(明察,分辨)

    (4) 掌管;主管 。如:监院(监管寺院的僧人);监主(监临主守的官员;主管监狱的官员);监事(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监帅(监督军务的主将)

    (5) 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 。如:监国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近臣代行职务)

    (6) 监禁;关押 。如:监候(监禁起来候审;或判死罪后缓刑,关起来等候秋审复核);监追(监禁起来严令限期完成);监系(亦作“监计”。关押,囚禁)

    (7) 统领,率领

    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书·洛诰》

    (8) 又如:监御(统领);监统(监督统理)

    名词

    (1) 牢狱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监外板屋。

    (2) 又如:监铺(临时拘留所);监仓(监狱);监规(监狱的规章制度);监比(坐监追征)

    (3) 监督、指导或劝告的人

    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注:“山林川泽之官。”

    (4) 又如:学监(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

    (5) 指诸候

    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周礼·太宰》

    (6) 另见 jiàn

    jiàn

    动词

    (1) 通“鉴”

    (2) 借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召诰》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荀子·解蔽》

    (3) 照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书·酒诰》

    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列女传·晋羊叔姬》

    (4) 另见 jiān

    英文翻译

    supervise, control,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1 gaam3
    ◎ 潮州话:哥庵1 哥庵3 ,gam1(kam) gam3(kàm) [澄海]gang1(kang) gang3(kàng)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431
    笔画: 8
    五笔: PYM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BHU
    四角: 3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 同本义

    视,瞻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墨子·辞过》

    子兴视夜。——《诗·郑风·子曰鸡鸣》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熟视之。——《战国策·齐策》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三戒》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又如:视探(看望,探望);视瞻(顾盼的目光);视日(观日影而察早晚时刻;注视太阳);视远步高(高视阔步);视习(见习)

    (4) 考察,察看,审察

    视其所以。——《论语·为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5) 又如:视师(视察军队);视草(检视天子所写文词诏令的草稿);视药(查看汤药);视荫(观察日影)

    (6) 治理,处理

    崔子称疾不视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 又如:视朝(天子朝临治理政事);视篆(古代官印皆用篆文,故官吏上任治事称“视篆”)

    (8) 看待

    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然言其户,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如:视遇(看待,照顾);视同膜外(视若无睹;漠不关心);视民如伤(将百姓的疾苦看作自己的伤痛);视为同路人;视伟(看重)

    (10) 通“示”。向…表示

    指视我。——《汉书·周勃传》

    视民不奢。——《汉书·晁错传》。师古曰:“视读曰示。”

    视民不恌。——《诗·小雅·鹿鸣》

    亦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

    (11) 又如:视化(显示教化。视,同“示”)

    (12) 比照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视秩(比照品级次第)

    (14) 效法

    王懋乃德,视乃厥祖。——《书·太甲中》

    (15) 又如:视效(仿效;效法)

    (16) 接纳

    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礼记·坊记》

    (17) 照顾,照看 。如:视护(照看护理);视濯(古代祭祀时照料洗濯祭器);视寝(侍寝);视养(照料养育);视候(看望,问安)

    (18) 发令 。如:视师(督率军旅);视撝(指挥。视与指通)

    名词

    (1) 眼;眼力;视线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庄子·养生主》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视流(目光流转,不专注于一物);视躁(目光不定的样子);视端(目光端正)

    (3) 水名。即“涀水” 。在河南省叶县西

    英文翻译

    look at, inspect, observe, see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潮州话:si6 si7(sĭ sī) <旧读>si3(sì)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