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罗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方言。膝盖。
《醒世姻缘传》第十回:“ 高氏 正説着这个,忽道:‘这话长着哩,隔着层夏布裤子,垫的跛罗盖子慌!我起来説罢!’”
引证解释
⒈ 方言。膝盖。
引《醒世姻缘传》第十回:“高氏正説着这个,忽道:‘这话长着哩,隔着层夏布裤子,垫的跛罗盖子慌!我起来説罢!’”
跛罗盖的网络释义
跛罗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皮声。本义:瘸,腿或脚有毛病)同本义
跛,行不正也。——《说文》
立毋跛。——《礼记·典礼上》
眇能视,跛能履。——《易·履卦》
此独以跛之故。——《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跛足(脚残废有病。同跛脚、瘸腿);跛蹇(一脚残废);跛蹩(跛行);跛蹶(失足跌倒)
名词
(1) 瘸腿的人
盲跛不能讲,死亡在迟速。——梅尧臣《田家语》
(2) 又如:眇跛(瞎子与瘸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i1 [bai2] [台湾四县腔] bai1 [bai2] [沙头角腔] bai1 [梅县腔] bai1 [东莞腔] bai1 [客英字典] bai1 bai2 [客语拼音字汇] bai1 [宝安腔] bai1
◎ 潮州话:po2 [饶平、揭阳、潮阳]pu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跛 | 布火 | 幫 | 戈一合 | 上聲 | 哿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puɑ | puax/pua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ài
名词
(1) (形声。从艸,盍(
)声。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2) 苫,用茅草编成的遮盖物,可以蔽体或覆屋顶
李巡曰:“编菅茅以覆屋曰苫。——《尔雅》。按,覆屋用茅若苇。苇不白,惟茅白也。
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3) 又如:苫盖(茅草覆盖物)
(4) 雨伞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宋· 苏轼《教战守》
(5) 车篷
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非故事,邑人以为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盖矣。——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6) 又如:盖弓(车盖弓。古代车上支撑车盖的弓形木架)
(7) 容器的盖子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壶盖;盒盖;引擎盖;照像机镜头罩盖;窄口瓶盖;盖盅(一种有盖子的茶杯)
(9) 耢 。一种整地的农具。如:盖磨(即耢。平整土地的农具)
(10) 通“阖”(
)。门扇还复瞻被九盖皆继。——《荀子·宥坐》
动词
(1) 遮蔽;掩盖;引申为概括
盖,加也,加物上也。——《释名·释言语》
盆盖井口,毋令烟上泄。——《墨子·备穴》
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说林》
所盖多矣。——《左传·成公二年》
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荀子·王制》
治舍盖屋。——王褒《僮约》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唐·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盖脸(遮羞);盖抹(掩盖;遮掩);盖藏(掩盖;隐藏)
(3) 引申为胜过、超出
功盖天下。——《庄子·应帝王》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
(4) 又如:盖代(绝代,绝世)
(5) 建造 。如:盖新房;盖造(建造)
(6) 通“害”(
)。伤害,杀害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书·吕刑》
谟盖都君,咸我绩。——《孟子·万章上》
(7) 又如:相盖(相害;加害)
(8) 通“阖”。关闭
盖天下,视海内,长举而无止,为之有道乎?——《管子·山权数》
(1) 因为,由于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盖缘(因为);盖因(因为);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3) 发语词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西游记》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副词
(1) 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却,则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通“盍”(
)(4) 何
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5) 何不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诗·小雅·黍苗》
(6) 另见
gě
名词
(1)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另见
hé
(1)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