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仆

diē pú [ die pu]
注音 ㄉ一ㄝ ㄆㄨˊ

词语释义

1.亦作"跌扑"。亦作"跌扑"。 2.跌倒;摔跟头。 3.指武打动作之一。 4.遭受挫折。

词语解释

  1. 亦作“ 跌扑 ”。亦作“ 跌扑 ”。跌倒;摔跟头。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情变》第二回:“ 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 陈荒煤 《夜》:“他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那个渐渐跑远了,时常跌扑到地上又爬来乱钻的影子。”

  2. 指武打动作之一。

    《九尾龟》第二回:“ 陈云仙 仍扮 武松 ,那脱靠的一场解数,觔斗跌扑,十分伶俐。”

  3. 遭受挫折。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清 戴名世 《与弟书》:“丈夫雄心,穷而弥固,岂因一跌仆而忧伤憔悴,遂不復振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跌扑”。亦作“跌扑”。

⒉ 跌倒;摔跟头。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
清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
《情变》第二回:“阿男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
陈荒煤《夜》:“他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那个渐渐跑远了,时常跌扑到地上又爬来乱钻的影子。”

⒊ 指武打动作之一。

《九尾龟》第二回:“陈云仙仍扮武松,那脱靠的一场解数,觔斗跌扑,十分伶俐。”

⒋ 遭受挫折。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清戴名世《与弟书》:“丈夫雄心,穷而弥固,岂因一跌仆而忧伤憔悴,遂不復振耶!”

跌仆的网络释义

跌仆

  • 跌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e pu,是指跌仆 失足而摔倒。
  • 汉字详情

    diē [die]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RW
    五行:
    仓颉: RMHQO
    四角: 6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2) 同本义

    失蹑曰跌。——《通俗文》

    跌而不振。——《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

    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

    (3) 又如:他跌伤了;跌磕(挫折,栽筋斗);跌翻(跌倒,摔倒);跌跌滚滚(跌交打滚的样子);跌跌爬爬(连跌带爬);跌坐(身体迅速坐下)

    (4) 失足。喻指犯过失

    一跌将赤吾之族。——《汉书·扬雄传》

    (5) 又如:跌磕(受到挫折);跌磕蹭蹬(倒霉;不顺利);跌失(闪失);跌蹼(喻指挫折和灾难)

    (6) 落,降低 。如:跌坡(陷落的坡岸);跌课(算卦,占卜)

    (7) 快走 。如:跌蹄(快步行走,赶路);跌跌(疾行)

    (8) 跺脚,用脚踩踏 。如:跌窨(顿足忍气);跌脚绊手(牵制 ;阻碍)

    形容词

    (1) 在文字上故作顿挫,在言语间,故作波折 。如:跌荡放言(不受拘束,放肆谈论)

    (2) 放荡不羁

    肆者何?跌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3) 行步不稳 。如:跌蹶(跌跌撞撞);跌退(踉跄倒退)

    英文翻译

    stumble, slip, fall down; st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i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t7 [梅县腔] diet7 [海陆丰腔] diet7 [客语拼音字汇] diad5 [客英字典] diet7 [台湾四县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陆丰腔] ti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detdʰiet
    pū,pú [pu]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Y
    四角: 2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向前跌倒

    仆,顿也。——《说文》。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

    仆表决漏。——《史记·司马穰苴传》。索隐:“卧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问·经脉别论》

    卒仆济北。——《汉书·邹阳传》。注:“僵仆也。”

    卫士仆地。——《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前仆后继;仆然(扑通倒下的样子);仆顿(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坠;倾倒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旧碑断折,其半仆地。——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战旗。借指休战)

    (5) 败灭 。如:随起随仆(随时发生,随遭败灭)

    (6)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2) 同本义

    僕,给事者。——《说文》

    景命有仆。——《诗·大雅·既醉》

    (3) 又

    其仆维何。

    隶臣僚,隶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

    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公羊传·宣公二十七年》

    仕于家曰仆。——《礼记·礼运》

    得僮仆贞。——《易·旅》

    (4) 又如:男仆;女仆;忠仆;仆童(未成年的仆人);仆斋(执役室中之仆人);仆马(仆从与乘马);仆乘(仆从与舆马);仆旅(跟随出行的仆从);仆舆(仆从与车乘)

    (5) 驾车的人

    召彼仆夫。——《诗·小雅·出车》

    (6) 又如:仆御(驾车马者)

    动词

    (1) 驾车

    子适卫, 冉有仆。——《论语·子路》

    (2) 又如:仆夫(驾车的人);仆圉(驾车养马)

    代词

    (1) 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战国策·燕策》

    仆非敢如是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另见

    英文翻译

    fall forward; lie prostrate, prone;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p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5 puk7 [梅县腔] puk7 [宝安腔] fu5 puk7 [客英字典] puk8 [陆丰腔] puk8 [海陆丰腔] fu5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4 pug5 [东莞腔] puk7
    ◎ 潮州话:〖pog4 hu3 (phok hù)〗 〖bog8 (pô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芳遇去聲合口三等phyoh/phiuhp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