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额

zú é [ zu e]
繁体 足額
注音 ㄗㄨˊ ㄜ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满额。

词语解释

  1. 满额。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三:“説者谓 满 官学生,岁给膏火银二两,义学生无之。然则 满 官学生尝溢额,义学生尝不足额,膏火有无所致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四节:“城乡人民踊跃参加,五天内即告足额,而四乡农民前来报名的仍源源不绝。”

引证解释

⒈ 满额。

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三:“説者谓满官学生,岁给膏火银二两,义学生无之。然则满官学生尝溢额,义学生尝不足额,膏火有无所致也。”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四节:“城乡人民踊跃参加,五天内即告足额,而四乡农民前来报名的仍源源不绝。”

足额的国语词典

足够的数额。

如:「投寄信件时,要贴足额的邮票,以免遭到退回。」

足额的网络释义

足额

  • 足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ú é,是指满额。
  • 足额造句

    立法机关可能要向我们征收新税以满足额外开支。
    存款银行违反协议规定,未及时、足额汇划本市国库定期存款本息的,人行上海分行有权不予解除质押品并按有关规定执行。
    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并尽快补发拖欠养老金。
    未按规定足额缴交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办理新增建设用地手续。
    一旦运送人收到运输的全部货物或收到部份货载,以下的足额运费即为货方的应付款,支付地为本提单签发地。
    不足额保险下,当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造成保险损失后,保险人在履行赔偿义务的前提下,取得对第三者的代位追偿权。
    用人单位不足额缴纳社保是其恶意、故意的违法行为,本人对“其权利”不存在“侵害”,是“自食恶果”,是自动放弃代扣代缴权。
    我们现在已经实行了国际会计准则,必须根据贷款的情况随时足额提取减值准备,以免“虚盈实亏”。
    中国支持联合国会员国及时、足额缴纳维和摊款,确保维和行动的顺利开展。
    知名物业管理专家舒可心也表示,在物业管理费用难以足额收取的情况下,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往往采取减少员工数量、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维持基本运营。
    这些金票,乃是大夏国的官方钱票,在罗天府就可以兑换成足额的真金白银。
    我们的一般付款方式是保兑的,不可撤消的,以我公司为受益人的,足额信用证,见票即付。
    即使是实行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模式,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当个人账户的基金发生危机时,政府仍然必须承担起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的最后责任。
    认购人在收到岳阳林纸缴款通知书后,应按缴款通知书所列明的期限进行账务处理及足额付款等以办理有关支付认购款手续。
    对债权人来说,以股抵债增加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从而增加了自己不能按期足额取回债权的风险。
    通知指出,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是民政部门的职责,各地在发放时不得以各种名目“七扣八扣”。
    承诺了出资份额,弘毅却不敢足额将钱拿到手,低回报的压力使得弘毅陷入有钱投不出的窘境,还不如让们将资金留在自己手上。
    然而订婚后,男方罗某几经周折,终未能按期足额凑够彩礼款,女方怀疑男方心不诚,双方因此发生矛盾,最终导致毛某之女服毒自尽。
    其中要求,临时救助应以发放救助现金为主,采取一次性发放或分批分期发放,确保实名、足额、及时发放到位。
    会员国有义务按照会费比额按时、足额缴纳会费。

    汉字详情

    [zu]
    部首: 717
    笔画: 7
    五笔: KHU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RYO
    四角: 6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东坡现右足。—— 清·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现左足。

    细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脚底的中心);足炉(用来暖脚的小火炉);足不出户(形容深居家门很少出门);足衣(袜子);足音跫然(形容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便感到欢欣)

    (4) 支撑器物的脚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鼎足

    形容词

    (1) 充实;完备;足够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

    杀所不足。——《墨子·公输》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

    (3) 纯的 。如:十足(成色纯)

    (4)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庄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丰足(富裕)

    动词

    (1) 使满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声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重视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3) 止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

    (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副词

    (1)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赖);不足(不值得;不够格)

    英文翻译

    foot; attain, satisfy, en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3 z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uk7 [宝安腔] zuk7 ziuk7 [台湾四县腔] ziuk7 [客英字典] ziuk7 [海陆丰腔] ziuk7 [陆丰腔] zuk7 [东莞腔] zuk7 [梅县腔] ziuk7 [客语拼音字汇] jiu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句去聲合口三等tsĭucyoh/ziuh
    é [e]
    部首: 616
    笔画: 15
    五笔: PTK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JRMBO
    四角: 31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 同本义

    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頟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3)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额山”)

    (4)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如:匾额;额名(在匾额上题写的名称);额籍(匾额与名录)

    (5) 规定的数目 。如:额地(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额外主事(明清各部中,等级最低的官员);额子(定额,规定的数目)

    (6) 物体上首接近顶端的部分 。如:额子(无顶的头巾);碑额;崖额

    英文翻译

    forehead; tablet, plaque;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k6
    ◎ 潮州话:hia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