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然

chāo zì rán [ chao zi ran]
注音 ㄔㄠ ㄗˋ ㄖㄢ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超自然 chāozìrán

(1) 宗教迷信认为在自然界以外的,即所谓神灵、鬼魂等

supernatural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认为在自然界以外的,也就是所谓神灵、鬼魂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他不相信任何一种超自然的东西。
2、因为,这一荒谬的存在向他们多少相信了超自然的现实。
3、假如上帝的儿子,耶稣把水变为酒,就应该认为他是一个超自然的人,因此把这个故事列入为神话吗?
4、在这种展示自我的奇迹里,我发现我能够用一种几乎是超自然的方式和其他人交流。
5、是不是宗教不需要或不应该包含刻板的超自然的信仰呢?
6、在世界历史上,在每一个时间点上,每一种文化都已经发展出了一些超自然的信仰体系。
7、“无论是死去多年的祖先或是上帝,不管它是什么超自然的代表,如果你相信他们在俯视着你,你的行为就要受到影响,”他说。
8、宗教不仅可以让人们从超自然和神的角度探究相互间的关系也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9、我的目标是写一些形式新颖的惊悚故事,一些源于平凡世界的,没有超自然怪兽和魔法的故事。
10、在俄罗斯农村,鸡蛋能帮助你与超自然力量成为朋友。
11、其实,使得我们成为如此成功的一个物种的某些人类独特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共同作用而创造出一种趋于超自然思想的倾向。
12、你或许真的相信你需要从神而来的一个特别的‘呼召‘,正在等候一些超自然的感觉或经验。
13、事实上,让这部剧如此扣人心弦的是一样很多超自然剧集都缺少的特质:这套剧有一股引力。
14、我们不能从自然的角度解释一个谜团并不代表就一定要从超自然的角度去解释它。
15、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后裔,约翰逊说,对超自然的信仰一直与我们同在。
16、但是超人并不意味着超自然。
17、即使人类大部分大脑未被使用是真实的(它显然不是),那么事实根本无法说明任何额外的容量能给予人类超自然的力量。
18、这个论题很简单:天堂不是一个真实的地方,或者说它只是一个过程或超自然事件。
19、提一些关于超自然,神秘主义,再生,灵性或神秘学之类的话题。
20、万物有灵论者相信死亡、疾病、作物欠收和其它灾难并非自然现象,而是超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
21、我们的大脑不费力气就能变幻出一个精灵、神祗、鬼怪的想象世界,而我们越是感到危险不安,就越难以抵御这种超自然世界的吸引。
22、也许你更高的自我,或者某些超自然力量正在尝试和你链接。
23、研究表明,信教的成人与儿童有着非常不同的观念,成人更为关注自己信仰的道德层面,而非其超自然的那些属性。
24、将奇观与真实、超现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你所尽力呈现的事物就会突然变得有些超自然。
25、我很难想象在不借助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前提下从这么一个性感女性身边走过--不管我铭记了多少圣人格言也无济于事。
26、没有必要认为教义表达了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神明或超自然头脑的思想。
27、我保留了那些肯定是住在幽暗森林中的超自然人物。

超自然的国语词典

超于自然世界以外的另一种存在,不能以理性或科学加以说明证实。如上帝、鬼神等。

超自然的网络释义

超自然 (超越自然科学常规范围一种极端现象)

  • 超自然可以理解为超越自然科学常规和可知性范围的一种极端现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无法解释的现象。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现象,即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
  • 超自然超出科学的范畴,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证实的测量以及通过同行评审(请参见科学方法)。科学时代,超自然一般同宗教信仰和形而上学紧密联系,有时跟超常现象一词同义。
  • 超自然的翻译

    英语: supernatural
    法语: surnaturel

    超自然造句

    祖先的崇拜几乎不和超自然的东西发生关系,所以它可以和基督教,佛教,或回回教关于上帝的信仰并行不悖。
    将邪恶的产生归结于超自然的因素是没有必要的,人类自身就足以实施每一种恶行。
    信仰超自然的罪恶根源无此必要,人类本身就能胜任任何习恶。
    当罗修刚想开口的时候,罗力却是大杀风景,道你可别开心得太早,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得到‘超自然种子’的认可。
    如今,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是一个人。神不会违背他设立的自然律,超自然的把你在同一个时间抛在很多地方。
    当时的那个年代,靠和蔼统治不了人,统治者都是靠这些神秘主义的诡异残忍的仪式,渲染自己的超自然力量进行统治的。
    诡术:嬗变术的一类。可扰乱、躲避敌人的超自然手段,如改变肤色、改变容貌特征等。
    “超自然?”一阵死寂,汤川副教授把粉笔一搁,“你可真会说些奇怪的话呀!——‘现象’之中必然存在‘理由’!”。东野圭吾。
    西方童话里超自然的成分,除了女巫与能言的动物,竟全部是小型人,根据小黑人创造的。美妙的童话起源于一个种族的沦亡——这具有事实特有的一种酸甜苦辣说不出的滋味。
    同时,沙漠中杀人成性的强盗,畸形变种,超自然的狂热信徒以及一支以巨大船体为基地的邪恶的军队,他们互相争斗,以争夺这个劫后世界的控制权。
    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的是符合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中国超自然科学部的人,果然不是平庸之辈。
    在兽吼声中,所有的怪物瞬间化成一地的冰渣,消失无踪,而所有的超自然生灵,包括最强大的巧儿,都对那兽吼的主人生出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但是,军方并不满足于仅用超自然力搜集情报。
    然而,中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气功师的超自然的力量,反倒发现了一些欺骗的证据。
    一名热衷于宗教的人之所以会虔诚,是在于他们对没有或不具备理性基础的超自然物体与其宗旨所展现的意义及其崇高上不存有任何怀疑。爱因斯坦。
    何谓灵异,一类是指超自然,一类是指鬼灵精怪。
    实际上,几年前我为我的书,对超自然的科学调查,调查“最好的案子”的灵媒侦探,发现细细地分析总会露馅的。
    每一周,节目带着他们和观众们进行一次离奇古怪令人费解的过山车之旅,通过一圈令人眩晕的超自然力量,带着武器的密谋者还有,当然了,爱情故事。
    记者暗访中发现,山东鲁抗医药公司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浓度超自然水体倍。超自然造句。

    汉字详情

    chāo [chao]
    部首: 716
    笔画: 12
    五笔: FHV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SHR
    四角: 478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超,跳也。——《说文》

    超乘者五百乘。——《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

    超回志度。——《楚辞·九章·抽思》

    超五岭兮嵯峨。——《楚辞·九思·伤时》

    方投石超距。——《史记·白起王翦传》

    挟泰山以超 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4) 提拔;擢升

    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

    (5)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6) 超过;胜过

    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7)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形容词

    (1) 超脱,超凡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2)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3) 美妙,高超 。如:超妙(高超美妙)

    (4) 远;遥远

    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九歌·国殇》

    (5)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6) 惆怅,若有所失

    武侯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7)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英文翻译

    jump over, leap over; surpass

    方言集汇

    ◎ 粤语:ciu1
    ◎ 客家话:[梅县腔] chau1 [海陆丰腔] ch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ceu1 [陆丰腔] chau1 [东莞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eu1 [宝安腔] cau1 [客英字典] chau1 ch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敕宵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ţʰĭɛuthrieu/thyeu
    [zi]
    部首: 625
    笔画: 6
    五笔: T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U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代词

    (1)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介词

    (1) 由;从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副词

    (1) 自然,当然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动词

    (1) 用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6 [cit7] [陆丰腔] cih6 [台湾四县腔] cih5 [cit7] [宝安腔] cu3 [沙头角腔] cu5 ci2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ze5 [客语拼音字汇] ci2 ci4 q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ziih/dzihdzʰi
    rán [ran]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QD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F
    四角: 23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njen/rennʑ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