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衙

chèn yá [ chen ya]
注音 ㄔㄣˋ 一ㄚˊ

词语释义

1.亦作"趂衙"。 2.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词语解释

  1. 亦作“趂衙”。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元 马臻 《漫成》诗之八:“槐阴满院喧巢鸦,蜜房香老蜂趁衙。” 明 刘基 《题水墨蓼花草虫》诗:“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趂衙。”参见“ 蜂衙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趂衙”。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参见“蜂衙”。

元马臻《漫成》诗之八:“槐阴满院喧巢鸦,蜜房香老蜂趁衙。”
明刘基《题水墨蓼花草虫》诗:“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趂衙。”

趁衙的网络释义

趁衙

  • 趁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èn yá,是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
  • 汉字详情

    chèn [chen]
    部首: 716
    笔画: 12
    五笔: FHWE
    五行:
    仓颉: GOOHH
    四角: 48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追逐)

    (2) 同本义

    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疾趁(急追);趁逐(追逐;追求);趁赶(追逐)

    (4) 乘便 。如:趁年轻时候;趁势(利用有利的形势、时机);趁早;趁时;乘便(利用有利时机)

    (5) 满足,遂。用同“称” 。如:趁心如意(遂心满意);趁意(称心;满意)

    介词

    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利用某种条件、某个时间或机会进行某种事情 。如: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

    英文翻译

    take advantage of, avail oneself

    方言集汇

    ◎ 粤语:c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n3 chin3 chin5 [梅县腔] cen5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siin3 tsiin5 [客英字典] chin5 [东莞腔] cin5 [宝安腔] cin3 [客语拼音字汇] ci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珍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ɖʰĭĕndrin/dyn
    [ya]
    部首: 617
    笔画: 13
    五笔: TGK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OMR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行,吾声。( )本义:列队行进的样子)

    (2) 旧时官署之称

    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张昭远《旧唐书·仪卫志》

    衙,衙府也。——《广韵》

    衙门,本牙门之讹,《周礼》谓之旌门,郑氏司常注所云,巡狩兵车之会,皆建太常是也,其旗两边刻绘如牙状,故亦曰牙旗,后时因谓营门曰雅门。——《陔余丛考》

    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北齐书·宋世良传》

    (3) 又如:衙头(金人军队的统帅部);衙职(官衙中的职役);衙庭(官署的庭堂);衙堂(官署的大堂);衙里(衙署内);衙子(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4) 排列成行的事物 。如:柳衙;松衙

    (5) 唐代谓天子所居之处

    群臣始朝于宣政衙。——张昭远《旧唐书·仪卫志》

    (6) 又如:衙队(宫廷卫队)

    (7) 姓

    动词

    (1) 衙参

    病卧四更后,愁闻报早衙。——李洞《江干即事》

    (2) 又如:衙日(衙参之日);衙喏(衙参时兵卒的声诺)

    (3) 坐衙,官吏坐堂审案

    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public office; official resid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海陆丰腔] nga2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居平聲開口三等ŋĭongio/ngiv

    趁衙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