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脚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顺着别人的话乘机而言。
《西游记》第二五回:“ 清风 道:‘果子少,只因树高叶密,不曾看得明白,才然又去查查,还是原数。’那 八戒 就趁脚儿蹺道:‘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駡,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不当人子!’”《西游记》第六十回:“ 罗刹 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将粉麵揾在 行者 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甚么哩?’ 大圣 就趁脚儿蹺问他一句道:‘这般小小之物,如何煽得八百里火焰?’”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卷二:“今谓附和人言者,则云趁脚蹺。”
引证解释
⒈ 谓顺着别人的话乘机而言。
引《西游记》第二五回:“清风道:‘果子少,只因树高叶密,不曾看得明白,才然又去查查,还是原数。’那八戒就趁脚儿蹺道:‘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駡,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不当人子!’”
《西游记》第六十回:“罗刹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将粉麵揾在行者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甚么哩?’ 大圣就趁脚儿蹺问他一句道:‘这般小小之物,如何煽得八百里火焰?’”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卷二:“今谓附和人言者,则云趁脚蹺。”
趁脚跷的网络释义
趁脚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追逐)
(2) 同本义
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疾趁(急追);趁逐(追逐;追求);趁赶(追逐)
(4) 乘便 。如:趁年轻时候;趁势(利用有利的形势、时机);趁早;趁时;乘便(利用有利时机)
(5) 满足,遂。用同“称” 。如:趁心如意(遂心满意);趁意(称心;满意)
介词
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利用某种条件、某个时间或机会进行某种事情 。如: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n3 chin3 chin5 [梅县腔] cen5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siin3 tsiin5 [客英字典] chin5 [东莞腔] cin5 [宝安腔] cin3 [客语拼音字汇] ci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陳 | 直珍 | 澄 | 眞B開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B | ɖʰĭĕn | drin/dyn |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jué
名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ok7 [客英字典] giok7 [台湾四县腔] giok7 ka2 [梅县腔] giok7 [海陆丰腔] giok7 ka2 [宝安腔] giok7 [陆丰腔] giok7 [东莞腔] gi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腳 | 居勺 | 見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kiak | kĭa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尧声。本义:举足)
(2) 同本义
蹻,举足行高也。从足,喬声。——《说文》
可蹻足而待也。——《汉书·高帝纪》
莫不蹻足抗首。——扬雄《长杨赋》
(3) 又如:跷蹄辇脚(高举脚,轻落足);跷着腿坐着;跷足(举足);跷腿(抬脚举步)
(4) 竖起 。如:跷大拇指夸他好
(5) 踮起脚后跟
跷起脚来,把一个一个脸面都看遍,哪个也不是菊英。—— 赵树理《三里湾》
(6) 又如:跷足(踮起脚跟)
(7) 跛
他一跷一拐地努力走着。——茅盾《脱险杂记》
(8) 又如:跷足(跛足);跷脚(跛足;瘸腿)
(9) 用同“翘”。向上昂起 。如:跷生生(翘竖尖耸的样子) 迈步;跨步 。如:跷蹀(犹奔走)
名词
(1) 高跷 。在传统戏剧、舞蹈中供表演者绑在脚上使用的一种木制道具,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如:跷工(戏曲、舞蹈演员踩着高跷训练步伐的基本功) “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