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锚

qǐ máo [qi mao]
繁体 起錨
注音 ㄑ一ˇ ㄇㄠ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起锚 qǐmáo

(1) 把锚拔起,船只开航

这支船队起锚开到停泊地
weigh anchor

词语解释

  1. 把锚拔起,指开船。

    《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水手不敢怠慢,起锚解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忽听得舱面人声嘈杂,带着起锚的声音,走出去一看,果然是要开行了。” 陈登科 肖马 《破壁记》第二章:“解缆起锚,正赶上落潮,船很顺利地驶进了 黄海 。”

引证解释

⒈ 把锚拔起,指开船。

《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水手不敢怠慢,起锚解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忽听得舱面人声嘈杂,带着起锚的声音,走出去一看,果然是要开行了。”
陈登科肖马《破壁记》第二章:“解缆起锚,正赶上落潮,船很顺利地驶进了黄海。”

起锚的国语词典

吊起沉在海底的铁锚,为船只开航的准备工作。亦可指船启航。

如:「看见船起锚了,她伫立船边,拚命向岸上送行的人挥手告别。」

起锚的网络释义

起锚

  • 起锚(英语:Act now)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10年5月29日所提出的口号,寓意“是时候行动”,为2012年政改方案宣传的主题。“起锚”标志中:“蓝色是代表海洋,‘起’字的一撇俨如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寓意扬帆起航。”口号旨在呼吁香港市民支持香港政府所倡议的2012年政改方案,但有部分反对者将“起锚”改为“超错”以示不满。经历为期约一个月的“起锚”宣传后,2012政改方案最终在6月24日、25日获得通过。
  • 起锚的翻译

    英语: to weigh anchor
    德语: Anker lichten (V)​
    法语: lever l'ancre

    起锚造句

    本文通过实例计算,以规范为依据,对起锚机基座的安装强度计算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托马斯蹲在前甲板上擦起锚绞车的黄铜轴,边擦边胡乱吹着口哨。
    “泰坦尼克”号起锚之初,就有“唯意志论”作怪。
    生物工程的植被深根可起锚固效应,盘结的浅根能起加筋效应。
    今年新兵下连后的一天夜里,威海到大连的客船拉响了起锚离港的雾笛,刚刚睡着的新兵冯万吉一骨碌从床上蹦起来开始打背包。
    全锚链型:比较大的船有装起锚机的一般都会装整条的锚链。
    依据起锚机的实际结构特点,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单元类型和边界条件。
    将抛锚短索、卸扣浮标吊给起锚船。
    为了充分利用电动机的潜在能力,建议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乘以裕度系数来适应起锚机和舵机所需要的最大转矩。
    拉起锚,开启船,快乐向前;升起帆,竖起杆,梦想无限;吹起号,唱起歌,欣赏风景;掌起舵,划起桨,幸福航行。中国航海日到了,愿你朝着人生成功的方向,一路挺进。
    因为起锚的钩锚如果触碰它,就会产生火花,很容易引起大火。
    嗣后不久,哈伍德海军上将获悉船在起锚了。
    武存义一一介绍同行伙伴,有那张条、王善、武三春、廖胜等人,双方初识缘面,互自劳闲客套一阵,当即起锚开航。
    其锚泊设备如起锚机、导缆器、带缆桩、缆索卷车等都收放到上甲板以下的主甲板上,平时不暴露在外,只有在靠码头时才从内部升出等等。
    推进“两大”,上海质检人所期待的,正经历的,以及将要展示的,是“起锚的航船驶向浩阔大海……”。
    泰州市姜堰巨能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吊篮,卷扬机,船用起锚机和打桩机系列产品的企业。
    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郑和七下洋以太仓为起锚地和归舶港。
    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深秋乌尔禾的胡杨林将夕阳剪成无数缕金丝,在尽情重叠着那场酝酿千年的金色梦幻!
    依据某起锚机结构,利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结构分析软件,建立起锚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嗣后不久,哈伍德海军上将获悉“施佩”号在起锚了。

    汉字详情

    [qi]
    部首: 716
    笔画: 10
    五笔: FH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RU
    四角: 4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 同本义

    起,能立也。——《说文》

    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

    载起载行。——《诗·小雅·沔水》

    请业则起。——《礼记·曲礼》

    子墨子起。——《墨子·公输》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夫起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

    妇亦起大呼。

    (4) 又如:起在(起来);起舞(起身而舞。欢欣的样子);起坐(起立与坐下);起谢(起立谢过)

    (5) 起床

    起视四境。——宋· 苏洵《六国论》

    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起去(指起床);起炕(起床)

    (7) 产生;发生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陈寿《隆中对》

    夫齁声起。——《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8) 又

    火起。

    起于远近之比例。——蔡元培《图画》

    十日而变已起。——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9) 又如:起骒(驴、马发情);起病(生病);起楞(一楞楞高起);起念(产生某种想法)

    (10) 开始;开端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11) 又

    项伯亦拔剑起舞。

    语从何起。——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起末(始末);起票(起码);起为头(开头);起工(动工;开工)

    (13) 源起;起因于

    辛苦遭逢起一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14) 又如:起首(发端;原由);起倒(说头;缘由);起本(起因;由来)

    (15) 治愈;病愈。亦谓复苏 。如:起病(庆贺病愈);起死(使病笃者复活);起禾(使禾苗直立复苏)

    (16) 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广起。——《史记·陈涉世家》

    惊起一滩鸥鹭。——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君起以伸其愤。——张溥《五人墓碑记》

    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7) 又如:起车(把货物装车,起程出发);起押(押解上路);起马(骑马动身启程);起征(出征)

    (18) 起义,起事,闹事

    并举而争起。——汉· 贾谊《论积贮疏》

    并起而亡秦族。—— 汉· 贾谊《过秦论上》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王起师于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发也。”

    英、 霍山师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9) 又

    起兵不克。

    (20) 又如:起点(点兵);起碇(借指军队开拔);起首(起事)

    (21) 隆起,凸起,耸立

    执图诣寺,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四面峭壁拔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石峰片片夹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2) 又

    石块丛起。

    (23) 草拟

    这讣帖底稿,是那个起的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4) 使疏松

    春锄,起地;夏为锄草。——《种谷》。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

    (25) 扶持

    世相起也。——《国语》。韦昭注:“起,扶持也。”

    (26) 取

    先在府县起了文书。——《镜花缘》

    (27) 兴建;建造 。如:起屋(建造房屋);起造(建造);起冢(营造坟墓);起楼(造楼)

    (28) 征收;征召 。如:起差(征派);起集(征集);起动(征用)

    (29) 使死者复活 。如:起尸(使死人复活);起生(死而复生)

    (30) 举用 。如:起废(重新振兴已被废弃的事物)

    (31) 启发 。如:起予(能启发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指启发他人)

    (32) 离开;除去 。如:起油(除油);起钉子(拔除钉子)

    (33) 开启,张开 。如:起齿(张唇露齿;开口);起张(张开;掀开)

    (34) 搬运 。如:起驳(起拨。用驳船将货物运到岸上)

    (35) 出身

    应元起掾吏。——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量词

    (1) 群;组 。如:一起客人;又一起乱兵

    (2) 批 。如:分两起出发

    (3) 次,回 。如:同样的事情,一天发生数起;第二起

    (4) 病例;案例 。如:两起大脑炎;五起离婚案

    介词

    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 。如:起这儿剪下来;我起北京来

    副词

    (1) 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

    跃起持之哭。——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拿起雨伞就走;抬起头来一看;唱起歌,跳起舞

    (3)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得”连用,表示能或不能经受住,够或不够标准 。如:看得起;看不起;买得起,买不起;经不起考验

    英文翻译

    rise, stand up; go up; begin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3 ki3 [客英字典] hi3 ki3 [台湾四县腔] hi3 ki3 [东莞腔] hi3 [沙头角腔] hi3 ki3 [宝安腔] hi3 [陆丰腔] hi3 [梅县腔]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3
    ◎ 潮州话: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墟里上聲開口三等kʰĭəkhix/qiio
    máo [mao]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ALG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TW
    四角: 84760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金,苗声。本义:船停泊时所用的设备。一般为铁制或钢制)同本义 。如:锚具(船首两侧各有艏锚一具,另有备有锚、流锚及小型锚等);锚缆(系锚的粗绳或铁链);锚链孔(艏之两旁各有一小孔,以备起锚时将锚链由此孔收进,锚则紧贴于外之钢板上)。又指可以依靠的人或物(如在危急时)。如:我们以它作为系住灵魂的坚固牢靠的锚

    英文翻译

    anchor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4 naa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