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灵

qǐ líng [ qi ling]
繁体 起靈
注音 ㄑ一ˇ ㄌ一ㄥˊ

词语释义

撤除亡者灵位。

把停着的灵柩运走入土。

词语解释

  1. 撤除亡者灵位。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自古苦日难熬,欢时易过,暑往寒来,早已孝服完满,起灵除孝,不在话下。”《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春儿 备了三牲礼,香烛纸钱,到 曹氏 坟堂拜奠,又将钱三串,把与 可成 做起灵功德。”

  2. 把停着的灵柩运走入土。

    《歧路灯》第六三回:“后边 孝春 听的起灵,一拥儿哭上前厅来。” 陆地 《美丽的南方》二五:“ 杜为人 和 俞任远 他们本来是不主张扛幡的,到要起灵时, 苏嫂 把 福生 抱来了, 亚升 的母亲也给儿子包块白布头巾,腰上扎条白布带跑来送灵榇上山。”

引证解释

⒈ 撤除亡者灵位。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自古苦日难熬,欢时易过,暑往寒来,早已孝服完满,起灵除孝,不在话下。”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春儿备了三牲礼,香烛纸钱,到曹氏坟堂拜奠,又将钱三串,把与可成做起灵功德。”

⒉ 把停着的灵柩运走入土。

《歧路灯》第六三回:“后边孝春听的起灵,一拥儿哭上前厅来。”
陆地《美丽的南方》二五:“杜为人和俞任远他们本来是不主张扛幡的,到要起灵时, 苏嫂把福生抱来了, 亚升的母亲也给儿子包块白布头巾,腰上扎条白布带跑来送灵榇上山。”

起灵的国语词典

将灵柩或骨灰运往墓地。

起灵的网络释义

起灵 (词语)

  • 起灵是指将停放在灵堂的灵柩抬起运走的那一时刻的过程。是举行一系列葬礼活动中的首要一环。
  • 起灵造句

    我不记得你是谁了】张起灵抱着怀里奄奄一息的吴邪……南派三叔。
    张起灵接过吴邪的骨灰盒,对着胖子说,“把鬼玺给我,你回去吧。”,说着张起灵抢过鬼玺再一次关上了青铜门……有吴邪的地方才是家,吴邪不在了,这道门也就没必要再开了。南派三叔。
    我听着大张哥就觉得别扭,心说张起灵同学你的外号能再土点吗?闷油瓶也算是雅俗共赏,想不到你曾经还有一个更乡土的名字。大张哥,干脆叫你张鱼哥得了。南派三叔。
    他看着青年那张冷漠的脸,从来没觉得对方离自己那么遥远过。“张起灵,你不走,我就留下陪你。”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平静的,像是很久以前他们三个一起面对难题时分析。“用一辈子赔你,我们两清。”。线性木头。
    过去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张起灵无从得知,但他出现起第一个见到的吴邪,是变化最为明显的。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无法掌控的吴邪,张起灵心里甚至出现了一丝微妙的无措。困惑,但无法解决。线性木头。
    张起灵沉默。吴邪看着他握着刀不说话的样子,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黑发青年只是垂头坐着,吴邪却觉得身影净是寂寥。这样的男人,强悍又冷漠,孤独的让人心疼。线性木头。
    我想把自己的心意告诉我的父母,告诉我身边的这个人,告诉全世界,告诉他们,吴邪和张起灵在一起,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没有做错什么。
    吴邪总是一个人出去旅行,把张起灵走过的地方走一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做?吴邪他苦笑着说“我就是想把张起灵做过的事再做一遍,看他当初一个人有多寂寞。”。南派三叔。
    就在将军府内搭起灵棚,将孙策成殓,让百官祭奠。
    张起灵看着他的脸,心道真是个西湖灵秀之地滋养出的典型中国人,有着冰雪一般的灵魂,在现实苦痛中无从抵抗,在精神上又是绝对的强者,生逢乱世宁折不屈。君子在野。
    他对闷油瓶的形容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说张起灵就好像全世界人民每人都欠了他好几百万一样,只要他皱皱眉全世界就要大萧条。
    吴邪只是看着张起灵,他道:你没事看着我干什么?欺负我打不晕你吗?这熊孩子,胖子作势要呼他巴掌:小哥你别介意,青春叛逆期。线性木头。
    礼毕起灵,覆盖着绣有蓝色花朵棺罩的烈士灵柩,在群众的簇拥下,缓缓地被抬出长椿寺。
    张起灵是人间看不见的绝色。南派三叔。
    背对背行走的人总有一天会重逢。麒麟浴火,不能被雪原困住,没有什么能困住张起灵,死亡不能,宿命不能,只有温暖。他的背影被雪淹没,他的爱情,从此新生。线性木头。
    就像一台出了问题的电脑,从陨玉里逃出来之后,张起灵无法从他的记忆中读取任何信息。
    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张起灵在心里说,下辈子无论你是谁,无论还有没有战争和党派之别,我护你到底。君子在野。
    吴邪从二十六岁那年认识张起灵开始,就是单纯的想要靠近他,温暖他而已。
    其中一个上师就说出了让张起灵留在这里一年的话:你如一块石头一样,见和不见,都没有区别。南派三叔。
    张起灵做了一个梦。梦里好像有很多人在说话,有一个最特别。陌生的声音,却是熟悉的语气,近在耳边。“张起灵,我找到你了。”,他微微睁开眼,怀里的猫儿歪了歪头,睡得一脸天真无邪。月落日起,百鬼散尽。天亮了。线性木头。

    汉字详情

    [qi]
    部首: 716
    笔画: 10
    五笔: FH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RU
    四角: 4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 同本义

    起,能立也。——《说文》

    曩子坐,今子起。——《庄子·齐物论》

    载起载行。——《诗·小雅·沔水》

    请业则起。——《礼记·曲礼》

    子墨子起。——《墨子·公输》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夫起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

    妇亦起大呼。

    (4) 又如:起在(起来);起舞(起身而舞。欢欣的样子);起坐(起立与坐下);起谢(起立谢过)

    (5) 起床

    起视四境。——宋· 苏洵《六国论》

    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起去(指起床);起炕(起床)

    (7) 产生;发生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陈寿《隆中对》

    夫齁声起。——《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8) 又

    火起。

    起于远近之比例。——蔡元培《图画》

    十日而变已起。——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9) 又如:起骒(驴、马发情);起病(生病);起楞(一楞楞高起);起念(产生某种想法)

    (10) 开始;开端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11) 又

    项伯亦拔剑起舞。

    语从何起。——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起末(始末);起票(起码);起为头(开头);起工(动工;开工)

    (13) 源起;起因于

    辛苦遭逢起一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14) 又如:起首(发端;原由);起倒(说头;缘由);起本(起因;由来)

    (15) 治愈;病愈。亦谓复苏 。如:起病(庆贺病愈);起死(使病笃者复活);起禾(使禾苗直立复苏)

    (16) 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广起。——《史记·陈涉世家》

    惊起一滩鸥鹭。——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君起以伸其愤。——张溥《五人墓碑记》

    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7) 又如:起车(把货物装车,起程出发);起押(押解上路);起马(骑马动身启程);起征(出征)

    (18) 起义,起事,闹事

    并举而争起。——汉· 贾谊《论积贮疏》

    并起而亡秦族。—— 汉· 贾谊《过秦论上》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王起师于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发也。”

    英、 霍山师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9) 又

    起兵不克。

    (20) 又如:起点(点兵);起碇(借指军队开拔);起首(起事)

    (21) 隆起,凸起,耸立

    执图诣寺,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四面峭壁拔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石峰片片夹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2) 又

    石块丛起。

    (23) 草拟

    这讣帖底稿,是那个起的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4) 使疏松

    春锄,起地;夏为锄草。——《种谷》。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

    (25) 扶持

    世相起也。——《国语》。韦昭注:“起,扶持也。”

    (26) 取

    先在府县起了文书。——《镜花缘》

    (27) 兴建;建造 。如:起屋(建造房屋);起造(建造);起冢(营造坟墓);起楼(造楼)

    (28) 征收;征召 。如:起差(征派);起集(征集);起动(征用)

    (29) 使死者复活 。如:起尸(使死人复活);起生(死而复生)

    (30) 举用 。如:起废(重新振兴已被废弃的事物)

    (31) 启发 。如:起予(能启发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指启发他人)

    (32) 离开;除去 。如:起油(除油);起钉子(拔除钉子)

    (33) 开启,张开 。如:起齿(张唇露齿;开口);起张(张开;掀开)

    (34) 搬运 。如:起驳(起拨。用驳船将货物运到岸上)

    (35) 出身

    应元起掾吏。——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量词

    (1) 群;组 。如:一起客人;又一起乱兵

    (2) 批 。如:分两起出发

    (3) 次,回 。如:同样的事情,一天发生数起;第二起

    (4) 病例;案例 。如:两起大脑炎;五起离婚案

    介词

    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 。如:起这儿剪下来;我起北京来

    副词

    (1) 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虫跃起。——《聊斋志异·促织》

    跃起持之哭。——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拿起雨伞就走;抬起头来一看;唱起歌,跳起舞

    (3)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得”连用,表示能或不能经受住,够或不够标准 。如:看得起;看不起;买得起,买不起;经不起考验

    英文翻译

    rise, stand up; go up; begin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3 ki3 [客英字典] hi3 ki3 [台湾四县腔] hi3 ki3 [东莞腔] hi3 [沙头角腔] hi3 ki3 [宝安腔] hi3 [陆丰腔] hi3 [梅县腔]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3
    ◎ 潮州话: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墟里上聲開口三等kʰĭəkhix/qiio
    líng [ling]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V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SMF
    四角: 17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巫,靈( líng)声。本义:巫)

    (2)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3)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4) 神灵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5)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灵霄殿(天帝的神殿);灵怪(神怪);灵圣(灵验,指神鬼显灵);灵圣儿(指神佛塑像中放置的金属作的心脏象征物);灵河(书中虚拟的仙河);灵槎(神仙乘的木筏);灵山(佛家称灵鹫山为灵山。佛祖居处。也泛指仙山)

    (6) 灵魂

    经始灵台。——《诗·大雅·灵台》

    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礼记·明堂位》卢注

    藏之于灵室。——《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谓灵兰室,黄帝之书府也。”

    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吾灵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倘有灵。——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灵爽(灵魂);灵表(仪表);灵明(指心灵);灵知(指心灵);灵界(佛家语。指云魂所住的世界)

    (8) 敬辞。用以称有关鬼神的事物。对死者的敬称

    在缸内画上灵符。——清· 钱彩等《说岳全传》

    (9) 又如:灵床子(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供祭尊用;又指供在灵床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灵幡(殡葬时所持之幡,上写有表明死者身分的文字);灵符(道士画的图形。迷信者认为可用于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灵前(灵位之前)

    (10) 灵柩的简称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植《赠白马王彪》

    (11) 又如:停灵;起灵;灵榇

    (12) 指人的精神状态

    不可内于灵台。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府》。注:“皆谓心也。”

    (13) 又如: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灵明(指“心”,即主观精神)

    (14) 通“軨”。窗中竖木

    载葱(即窗)灵,寝于其中而逃。——《左传·定公九年》。疏:“贾逵曰:‘葱灵,衣车也。’然则此车前后有蔽,两旁开葱,可以观望;忽中竖木,谓之灵。今人犹名葱木为灵子。”

    (15) 指天、地、日、月等尊称及物品名

    辰之神为灵星。——《风俗通》

    灵星,火星也。——蔡邕《独断》

    (16) 又如:灵景(日光);灵汉(银河);灵图(指天子的地位);灵辉(太阳的光辉)

    (17) 威灵;福气,福分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左传·隐公三年》

    受天之祐,享鬼神之灵。——《汉书·董仲舒传》

    (18) 通“苓”。茯苓

    伏灵者,千岁松根也。——《史记·策列传》

    (19) 通“舲”。有窗的小船

    横大江兮扬灵。——《楚辞·九歌·湘君》

    (20) 通“令”。命令、法令

    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法言·渊骞》

    (21)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良”。善,美好

    灵,善也。——《广雅》

    吊由灵。——《书·盘庚》

    丕灵承帝事。——《书·多士》

    灵雨既零。——《诗·鄘风·定之方中》

    积仁为灵。——《说苑·修文》

    (2) 又如:灵辰(良时);灵波(美妙的水波);灵姿(美好的仪表)

    (3) 灵活;有灵性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 刘禹锡《陋室铭》

    (4) 又如:机灵(聪明伶俐);灵矫(灵巧的飞翔);灵透(机灵聪明);灵变(灵活变通;灵敏轻巧);灵断(明敏的判断);灵变(灵活变通);心灵手巧;灵修(能神明远见的人。比喻国君);灵鉴(明敏的观察,英明的见解);灵主(圣明的君主)

    (5) 应验;灵验

    灵用不同。——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灵神(灵验);灵丹(灵药,神奇有效的丹药);灵砂(道家炼出的所谓长生不老药);灵异(神奇而怪异);灵武(超绝的勇武);灵芬(神奇的芬芳)

    英文翻译

    spirit, soul; spiritual world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