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

zèng sòng [ zeng song]
繁体 贈送
注音 ㄗㄥˋ ㄙ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赠送 zèngsòng

(1) 用馈赠送礼的方式为某人提供某些东西

赠送小礼品一份
present

词语解释

  1. 赠别送行。

    《诗·秦风·渭阳序》:“ 穆公 纳 文公 , 康公 时为大子,赠送 文公 于 渭 之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序,典籍之所以作也,后世赠送讌集等作是也。”

  2. 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

    《后汉书·周景传》:“赠送什物,无不充备。”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因为平时工会工作做得好,这一次大会上就赠送他‘模范工会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引证解释

⒈ 赠别送行。

《诗·秦风·渭阳序》:“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大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序,典籍之所以作也,后世赠送讌集等作是也。”

⒉ 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

《后汉书·周景传》:“赠送什物,无不充备。”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因为平时工会工作做得好,这一次大会上就赠送他‘模范工会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赠送的国语词典

无条件的把物品送给别人。如:「主办单位将赠送精美礼品,欢迎踊跃参加。」也作「赠给」、「赠遗」。

赠送的网络释义

赠送

  • 赠送是指用馈赠送礼的方式为某人提供某些东西,也指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
  • 赠送造句

    新年快到了,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年卡赠送给老师。
    当自己发现无能为力的时候,别人也许已经躲的很远,当别人发现自己微笑的时候,别人的内心也是微笑的,所以,赠送微笑,回音微笑,让别人看到悲伤的人,其实自己也不会怜悯。
    夏令营结束那天,队员们互相赠送纪念品,互留通讯地址后,才依依不舍地含泪分手了。
    这是我们赠送给灾区小朋友的书,表达了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把一幅字画赠送给了母校。
    茉莉花还有一种别样的含义,在离别之时赠送茉莉,意思是,送君茉莉,请君莫离。
    他赠送给我一本精装书。
    圣经里的话语是神赐的,而不是牧师赠送的。
    为了公正执法,法官拒绝了当事人赠送的礼物。
    在挪威,通过赠送礼物比如一块蛋糕或者面包是不错的交友方式,温暖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心而且还有他们的胃。
    过生日那天,妈妈赠送给我一只漂亮的文具盒。
    为什么糕饼店的生日蜡烛都是免费赠送?因为只有人少拿,不会有人多要。
    院长赠送一幅嵌有我名字的墨宝。当时没有留意,今日翻出,字是苍劲有力。
    她不仅是一种艺术鉴赏品,同时可作为永久收藏品,或赠送的高档礼品。
    比如给在线购买打印机的客户额外赠送墨盒。
    即使赠品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西方人不是很重视礼尚往来,尽管他们也常常在节日,生日和拜访时向亲朋好友赠送礼物。
    但是,除非你有机会到这个天寒地冻的地带来,否则不大可能看到他们的赠送石块的仪式。
    公司免费赠送技术教学光盘。

    汉字详情

    zèng [zeng]
    部首: 401
    笔画: 16
    五笔: MU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OCWA
    四角: 7886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赠,玩好相送也。——《说文》

    何以赠之。——《诗·秦风·渭阳》

    凡赠币无常。——《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

    赠禭所以送死也。——《荀子·大略》

    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赠大珠四枚。——《汉书·李广苏建传》

    歌以赠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赠谥美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赠赆(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赠仪(赠送的礼物);赠策(赠物以表示心意);赠诗(互相酬答);赠我药石(比喻感谢别人以忠言规劝自己);转赠(把收到的礼物赠送给别人);捐赠(馈赠。赠送)

    (4) 送走;逐去

    以赠恶梦。——《周礼·春官·占梦》

    (5) 又如:赠恨(向人诉说别离的遗憾心情);赠傩(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种仪式)

    (6) 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熙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赠太子太保。——《明史》

    (7) 又如: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公(帝王时代称官员已死的父亲为赠公);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

    英文翻译

    give present; bestow,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ng6

    宋本广韵

    sòng [song]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TK
    四角: 38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英文翻译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ng5 [宝安腔] sung5 [海陆丰腔] sung5 [梅县腔] sung5 [东莞腔] sung5 [客语拼音字汇] sung4 [陆丰腔] sung5 [客英字典] sung5 [台湾四县腔] s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弄東一去聲開口一等suŋsungh/su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