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舟

sài zhōu [sai zhou]

词语释义

船竞相渡过,指划船比赛。

赛舟造句

亨利皇家赛舟会在世界划船比赛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轻轻龙粽香,飘来一阵温柔;浓浓赛舟意,比出一场激情;深深敬佩情,话过一生忠孝;乐乐假期到,玩出一番新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来临,愿你小长假快乐!
爱德华在马萨诸塞州马莎葡萄园岛参加赛舟会。
赛舟会,网球,棒球和其他运动强调了高雅和好的整饰。
我拿我对你的祝福与龙舟赛快慢,结果弄得赛舟的人都说:“小伙子,你行!”岸边的姑娘:“真给力啊!”看到我的祝福,你笑了吗?端午节快乐。
龙舟竞渡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早期赛舟只是一种宫庭活动,到明、清时演变为群众性的活动。
要是你打造访当地航海俱乐部,通常能在赛舟日遇到自由的船员。
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赛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腊月赏雪。
五月五,到端阳,又是佳节好时光;荡起浆,推开浪,赛舟驰骋处处祥;饮雄黄,佩香囊,除菌防病保健康;兜粽香,沐兰汤,快乐祝福冠群芳!端午节愉快!
考斯赛舟会是世界上航程最远的固定赛舟会。
温州划龙舟传统盛行,但也容易引发冲突,尤其是各个村之间,要争名次、比财力,“构怨之村,则藉赛舟之名,彼此武斗,伤命涉讼者往往而有”。

汉字详情

sài [sai]
部首: 401
笔画: 14
五笔: PFJ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TCO
四角: 30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塞省声。本义:行祭礼以酬神)

(2) 同本义

冬赛祷祠。——《史记·封禅书》。索隐:“赛谓报神福也。”

朝析暮赛依巫口。——白居易《新乐府·黑潭龙》

(3) 又如:赛文(古代因年谷丰收为酬神而作的祭文);赛还(祭祀还愿);赛愿(祭神还愿);赛神(祭祀以报答神明);赛馔(祭神的食品);赛宝(供祭宝物);赛祷(祭祀酬神)

(4) 比试

与孝文往复赌赛。——《北史·魏任城王澄传》

(5) 又如:赛球;赛斗(比赛);赛灯(赛花灯);赛锦标社(竞技场);赛饭(比赛酒量大小);赛花灯(元宵节前后展出各种彩灯比美)

(6) 胜过;如同

国貌天香无物赛。——杜安世《玉楼春》

(7) 又如:赛过(方言。远比;比如);赛月明(类似夜战中的信号弹);赛香炉(意为风景秀丽,赛过了庐山上的香炉峰);赛阎罗(铁面无私赛过阎王);赛盖(胜过;比得上);赛强如(胜过);赛例(榜样,可以相比之例)

(8) 完毕,了结

自赛了儿婚女嫁,却归来林下。——马致远《新水令》套曲

名词

英文翻译

compete, contend; contest, race

方言集汇

◎ 粤语:coi3
◎ 潮州话:sai3

宋本广韵

zhōu [zhou]
部首: 622
笔画: 6
五笔: TE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BYI
四角: 2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4) 尊彝等器的托盘

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5) 酒器名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

(6) 姓

动词

用船过渡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英文翻译

boat, ship; KangXi radical 137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东莞腔] z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客英字典] zh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陆丰腔] zh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ucju/t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