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赐给玉玦。谓斥逐大臣。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平生壮气凌霄汉,雄心未肯销灭,喜忠义再陪弭笔,姦佞终教赐玦。” 明 杨珽 《龙膏记·访旧》:“向年 元载 赐玦之时,其女 湘英 ,没入我家。”
赐给玉玦。表示优宠。
《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为之铭曰”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繇 报书曰:‘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
引证解释
⒈ 赐给玉玦。谓斥逐大臣。
引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明陈汝元《金莲记·赐环》:“平生壮气凌霄汉,雄心未肯销灭,喜忠义再陪弭笔,姦佞终教赐玦。”
明杨珽《龙膏记·访旧》:“向年元载赐玦之时,其女湘英,没入我家。”
⒉ 赐给玉玦。表示优宠。
引《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繇报书曰:‘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
赐玦的网络释义
赐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3)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4) 请给 。如:赐函;赐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夬(
)声。本义: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2) 同本义
玦,佩玉也。——《说文》
金寒玦离。——《左传·闵公二年》。注:“如环而缺不连。”
佩之金玦。——《汉书·五行志》。注:“半环曰玦。”
捐吾玦兮湘中。——《楚辞·湘中》
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3) 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右佩玦。——《礼记·内则》。李调元补注:玦,半环也,即今之扳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玦 | 古穴 | 見 | 屑合 | 入聲 | 屑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kuet | kiw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