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卡

hè nián kǎ [ he nian ka]
繁体 賀年卡
注音 ㄏㄜˋ ㄋ一ㄢˊ ㄎㄚˇ

词语释义

即贺年片。

词语解释

  1. 即贺年片。

    王晓慧 《美好的祝愿·贺年卡》:“虽是一张小小的贺卡,却是我浓浓的心意。”参见“ 贺年片 ”。

引证解释

⒈ 即贺年片。参见“贺年片”。

王晓慧《美好的祝愿·贺年卡》:“虽是一张小小的贺卡,却是我浓浓的心意。”

贺年卡的国语词典

专用于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如意吉祥的卡片,多用邮寄方式送达。

贺年卡的网络释义

贺年卡

  • 贺年卡:汉语词语
  • 贺年卡:群星演唱歌曲
  • 贺年卡 (汉语词语)

  • 贺年卡可以说算是西洋事物,但中国也有类似传统(后提)。贺年卡原本的宗教意义比较浓厚(当初圣诞卡的寄送,只通行在基督徒之间)——是由“圣诞卡”脱胎而来的。因此有必要说说它的缘起。
  • 贺年卡造句

    老师的意思是让每个同学自己动手做张贺年卡。
    礼尚往来,我也回寄老友一张贺年卡。
    新年快到了,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年卡赠送给老师。
    每年我都会收到朋友送来的贺年卡。
    平日里通常不会有人再写信给她的,但是春节刚刚过去,有可能还是会收到些迟到的贺年卡。
    我给他一张贺年卡,他很喜欢它。
    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的贺年卡,小欢春节过得一点也不安稳,他总在担心着甄老师和周阿姨会不会有事。
    这条箴言会得到证实的,如果不相信你只管去瞧瞧那些印着用卷边哥特体字母书写的诗歌的各类贺年卡。
    额尔古纳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更加平整了,路灯全都焕然一新,新起的楼宇带着浓重的欧式特点,冬季里的小城格外唯美动人,像是贺年卡上流连忘返的季节封面。
    不好意思,不过,在贺年卡上多少要写上两句啊,否则我怎么会知道呀。
    春节之际,我有幸收藏了一张著名慈善教育家熊希龄先生与妻子毛彦文女士精心制作的新年贺年卡。
    、每到新年他都会亲笔写贺年卡,寄给冰帝二百多名的网球社社员,而且每张都写得很用心。
    用原始的直接见面的亲切方式或打个电话替代贺年卡来表达我们对珍贵友谊的重视吧,这样在加深彼此友情的同时您也在保护着一片绿!
    送贺年卡的规矩也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郑重,贺卡要装在制作考究的“拜匣”中,送贺卡的仆人恭恭敬敬拜见贵家主人后,拉开匣盖,由对方将贺卡取出来。
    王文华刚刚坐在办公室里,刘兰蔻就把省文联发到各市文联祝福春节的贺年卡送来了。

    汉字详情

    [he]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LK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RBO
    四角: 46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奉送礼物表示庆祝

    贺,以礼相奉庆也。——《说文》

    不然,则重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诗·大雅·下武》

    叔向贺之。——《国语·晋语》

    是以贺。

    何贺之有。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贺敬(贺礼);贺吊往还(庆贺吊唁往来应酬);贺冬(庆祝冬至节);贺厦(庆祝大厦落成)

    (3) 嘉奖;犒劳

    今文余一人贺之。——《仪礼·觐礼》

    (4) 又如:贺彩(奖品);贺功(庆功);贺军(犒劳将士);贺酒(表示庆贺的酒宴)

    (5) 赞许;附和 。如:贺曰(赞许地说);齐贺(齐声附和);赞贺(赞许)

    (6) 增加,增益

    贺之结于后。——《仪礼·士丧礼》

    (7) 又如:贺人(增加人员)

    名词

    (1) 锡的别名 。因古时以临贺(今广西贺县)出的锡最出名,因而称锡为贺

    时珍曰:“…方术家谓之贺,盖锡以 临贺出者为美也。”——《本草纲目》

    (2) 姓。如:贺拔(复姓);贺若(复姓)

    英文翻译

    congratulate; send pres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o6
    ◎ 潮州话:ho7

    宋本广韵

    nián [nian]
    部首: 103
    笔画: 6
    五笔: RH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Q
    四角: 8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3)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4)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5)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歉);年灾(自然灾害)

    (6) 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

    (7) 又如:今年;去年;年把(一年左右的时间);年根(方言。年底);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课(一年征收的税);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年常(常年,经常)。又指朔数。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如:年脚下(年尾,年底);年集(阴历年底的集市)

    (8) 年节

    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儒林外史》

    (9) 又如:过年;新年;拜年;年酒(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年敬(年礼。年敬送的礼物);年开(谓新年开始);年对(春联);年羹(过年时吃的羹汤);年团(过年吃的团子)

    (10) 年纪,岁数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时年七岁。——《世说新语·方正》

    周处年少。——《世说新语·自新》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唐· 韩愈《师说》

    永生五年。——宋· 王安石《伤仲永》

    (11) 又如:年计(年纪;岁数);年腊(年纪;岁数);年齿相等(年龄相当);年齿相悬(年龄相差悬殊);年台(对同年的尊称);年朽(年纪衰老);年位(年龄和爵位);年次(年龄的顺序);年侵(年纪渐老);年高望重(年纪大,名望高);年期(年纪的期限);年辈(年龄和行辈);年德(年龄德行)

    (12) 寿命;一生的岁数

    人固不可以无年。——《世说新语·品藻》

    (13) 又如:年寿(人的寿命);年力(年龄与精力);年迫日索(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年祚(人的寿命;指立国的年教);年衰岁暮(年纪衰老,寿命将尽);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年运(年寿和气运)

    (14) 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如: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年艾(年老。五十岁叫艾);年耆(年老);年衰(年老);年弱(年轻);年暮(晚年)

    (15) 年代 。如:年世(年代;年数);年候儿(方言。年头儿;时代);年湮世远(谓年代久远);年韶(指美好的青春时代);年名(年号名)

    (16) 日期,指某一确定时间 。如:年庚(泛指年份和日期);年时(当年,往年时节;去年);年劳(任职的年数和劳绩)

    (17) 岁月,泛指时间 。如:年灾月晦(倒霉时运);年年防俭,夜夜防贼(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年所(年数);年律(年月,年岁);年流(年光流逝);年深(时间久长);年运(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年赊(年月长久);年数(泛指时间)

    (18) 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接袭人家去吃年茶。——《红楼梦》

    (19) 又如:年帖(春帖);年物(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年春(新春);年茶(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

    (20) 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

    (21) 姓

    形容词

    (1)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

    (2)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

    (3) 每年的 。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英文翻译

    year; new-years; person's age

    方言集汇

    ◎ 粤语:ni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沙头角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in5 (n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顚先開平聲開口四等nennien
    qiǎ,kǎ [qia,ka]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HH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MY
    四角: 212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如:通行卡;记分卡

    (2) 卡路里的简称

    (3) 卡车的省称 。如:十轮卡

    (4) 译音用字。如:卡宾枪;卡介苗;卡车;卡片;卡通

    象词

    (1) 象声词 。如:机器卡卡响

    (2) 另见 qiǎ

    qiǎ

    名词

    设在边境或道路上的检查车辆和旅行者的检查站;边境收关税的岗哨 。如:关卡;卡房(在交通要道或险隘路口设置的检查所);卡口(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卡伦(卡路。清代在东北、西北等边疆设的关卡);卡座(清代设在边防要地的岗哨)

    动词

    (1) 夹住或被夹住,不能活动 。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卡鐄(刀剑的鞘口都有鐄,刀剑入鞘,就在护手处卡住)

    (2)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如:卡脖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

    card, punch card; calorie

    方言集汇

    ◎ 粤语:kaa1 kaa2 ka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a2 ka3 ka5 cap8 [台湾四县腔] ka2 ka3 ka5 cap8 [梅县腔] ka2 [宝安腔] ka5 ka1 [客英字典] ka2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a2 [陆丰腔] ka6
    ◎ 潮州话:zah8 (tsâh) ka2 (khá)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