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谦称己妻。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卑人贱荆,与 庐山 女道士 李腾空 有方外之约。”《红楼梦》第三回:“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隻来接。”
引证解释
⒈ 谦称己妻。
引明屠隆《綵毫记·泛舟采石》:“卑人贱荆,与庐山女道士李腾空有方外之约。”
《红楼梦》第三回:“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隻来接。”
贱荆的网络释义
贱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贝,戋(
)声。本义:价格低)(2) 同本义
贱,买少也。——《说文》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汉书·食货志》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贱敛贵出(低价买入,高价售出);贱酬(降价付钱);贱发(降价发卖);贱贸(低价出售);贱售(贱卖)
(4) 地位低下,人格卑鄙
贱,卑也。——《广雅》
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周礼·小司徒》
贫与贱。——《论语》。皇疏:“无位曰贱。”
相如素贱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野夫贱隶。——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辱人贱行。——清· 刘开《问说》
(5) 又如:贱族(卑微的家族);贱业(卑微的职业);贱丈夫(卑劣贪心的人);贱伎(卑浅的技艺);贱虫(卑贱的虫豸。用作詈词)
(6) 自谦的用语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杜甫《无家别》
(7) 又如:贱役(指自己,谦称);贱荆(同“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贱造(谦称自己的生辰八字);贱降(谦称自己的生日);贱日穷见(自己生日时,杂务繁累)
(8) 拙劣,粗笨 。如:贱伎(卑浅的技艺);贱事(低贱、平凡的事情);贱弱(低劣);贱陋(简单粗陋);贱位(简陋的居处)
(9) 行为卑鄙、下流
有贱丈夫焉,心求尤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孟子·丑孙丑下》
(10) 又如:贱相(令人鄙薄的言谈举止);贱皮子(下贱的人。詈词);贱事(轻贱之事);贱伎(从事卑微技艺的人);贱工(低贱的工作);贱女人;贱类(下贱东西。詈词);贱鄙(下贱卑鄙);贱流(卑贱的人);贱咧咧(方言。下贱不正派的样子);贱材(骂人话。贱人);贱才(骂女人的话);贱种(卑贱的种族。詈词);贱婢(对婢妾、娼优等女子的贬称)
动词
(1) 使其地位低下
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后汉书》
(2) 鄙视,轻视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轻贱;贱蔑(轻贱蔑视);贱弃(鄙弃);贱凌(轻慢欺凌);贱侮(轻慢);贱卑(轻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2) 灌木名。又名楚
荆,楚木也。——《说文》
以牡荆书幡。——《汉书·郊祀志》。注:“作幡柄也。”
白刑堪为履。——《广州记》
(3) 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种类很多,有牡荆,黄荆,紫荆等。枝条柔韧,可编筐篮;果实可入药。如:荆榛(有棘刺的灌木丛);荆钗裙布(荆枝作钗,粗布为裙。指妇女朴素或贫寒的服饰);荆天棘地(遍地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荆花(即紫荆花,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4) 荆条。古代用为刑杖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荆子(荆条作的挞具);荆朴(鞭笞,杖击);荆门(柴门);荆革(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荆室(用荆条搭建的屋舍;借指穷苦人家);荆冠(用荆条编的帽子)
(6) 荆山的简称
(7) 又如:荆玉(荆山之玉;喻美质贤才);荆山玉(荆山产的美玉。相传楚卞和得璞玉于荆山);荆襄(泛指古荆州及襄阳郡地区);荆岑(荆山。泛指古楚国境内的高山)
(8) 古国名
荆之地。——《墨子·公输》
荆有云梦。
荆有长松。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9) 又如:荆凡(西周时代的荆国(楚国)和凡国);荆尸(春秋时楚军阵法名);荆王(楚王);荆巫(荆楚的巫祝);荆吴(春秋时的楚国与吴国。后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10) 古九州之一荆州的简称
正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氏》
荆州之民附 操者。——《资治通鉴》
(11) 又如:荆州瘿(古代流行于荆州一带的颈生囊状赘生物的疾病);荆南(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荆扬(荆州和扬州。亦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形容词
(1) 我的,属于我的 ——旧时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如:寒荆;老荆;荆人(对人称己妻的谦词);荆妻(对人称己妻的谦词);荆室(犹荆妇。称己妻的谦词)
(2) 贫寒的 。如:荆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宝安腔] gin1 [客英字典] g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驚 | 舉卿 | 見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kieng/kyang | kĭ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