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径

jiǎn jìng [ jian jing]
繁体 剪徑
注音 ㄐ一ㄢˇ ㄐ一ㄥˋ

词语释义

剪径 jiǎnjìng

(1) 拦路抢劫

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水浒传》
(of robbers) hold up travellers

词语解释

  1. 亦作“ 剪逕 ”。拦路抢劫。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八出:“如今要过 五磯山 ,怕有剪径底刼掠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剪逕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俺向来就只是打猎,没有弄过你似的剪径的玩艺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剪逕”。拦路抢劫。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八出:“如今要过五磯山,怕有剪径底刼掠人。”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剪逕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
鲁迅《故事新编·奔月》:“俺向来就只是打猎,没有弄过你似的剪径的玩艺儿。”

剪径的国语词典

拦路抢劫。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这条冲州撞府的红尘路,是俺娘剪径截商的白草坡。」《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八出》:「如今要过五矶山,怕有剪径底劫掠人。」也作「翦径」。

剪径的网络释义

剪径

  • 剪径,指拦路抢劫。如:《水浒传》:“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
  • 剪径造句

    京城的治安良好不担心剪径毛贼也就罢了,可连原来世界谈之色变的小三也不怕吗?难道师傅长得很安全?汗一个!少年草草的吃了个馒头,打理行头出门。
    武装歹徒胆大包天的破门抢劫和拦路剪径在京畿重地每天晚上出现。
    但是热情归热情,依附感归依附感,这些大汉都是草莽英雄,让他们砍人剪径倒没有问题,而要提意见那还真是令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少爷刚才回家的路上,遇上了剪径的强人,被打死了!
    说完就带着几个护院和方云一起留下来等那帮剪径的蟊贼到来。
    司徒月明自是不把这几个剪径强盗放在眼中,却觉得有趣,离家也有好几天了,正觉一个人很是无聊,逗逗这几个毛贼也不错。
    就这体形,就这嗓门,简直就是天生的剪径奇才,遇上路人行商往那一站吼上一嗓子就足够了。
    圣巴勃罗的葛里斯对一个剪径大盗打过一枪。
    公子,会不会是以商贾之名行鼠窃剪径之实的盗贼强梁?
    偶尔遇上蟊贼剪径调戏良家少女之类的事,李白也不吝于拔剑显一显自己的剑法,做做那见义勇为的护花使者。
    乱世戾匪欲剪径,鬼市天师初现形。
    畏罪逃了出来,藏在这大树坡剪径过活。
    这里地处偏僻,偶尔会成为强盗啸聚山林的巢穴,剪径抢劫,打家劫舍。
    重生之围棋风云焚神怪兽剪径者风水丽人行迷失在康熙末年新龙骑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桓侯再生骄阳。
    有伙该死遭瘟的贼人,早三月前闹起来,最初不过三五十个,干些剪径的勾当,如今不知怎地,聚了七八百人马,占了千牛山,落草为寇。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207
    笔画: 11
    五笔: UEJV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BN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2)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剪,齐断也。——《说文》

    勿剪勿伐。——《诗·召南·甘棠》

    (3) 又如:剪截铺(衣料店);剪筒(存放剪掉的蜡花的用具);剪直(直截了当,径直);剪断(亦作“简断”。利落,不啰嗦);剪鬃(剪去颈后的长毛。指短发)

    (4) 砍伐 ;截断

    松柏不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剪伐(砍伐;割刈);剪断(切断,打断);剪边(夺取别人所爱的妓女)

    (6) 除灭。杀戮

    此文王之所以止殃剪妖也。——《吕氏春秋·制乐》

    (7) 又如:剪屠(大肆杀戮);剪覆(全部消灭);剪弃(除去);剪落(削除);剪迹(犹灭迹)

    (8) 两手交叉 。如:反剪着手;剪手就缚;剪缚(倒背双手捆绑起来)

    (9) 拦截

    小人只在此大树坡剪径。——《水浒传》

    (10) 又如:剪江(在江中破浪而行);剪径强人(劫路的强盗);剪手(拦路抢劫的强盗)

    (11) 扫;挥动

    林冲把朴刀杆剪了一下,蓦地跳将出来。——《水浒全传》

    剪尾能惊獐鹿,咆哮吓杀狐狸。——《三遂平妖传》

    (12) 辩白,驳斥

    张千、 李万说一句,妇人就剪一句,妇人说得句句有理, 张千、 李万抵搪不过。——《古今小说》

    名词

    (1) 交刀,剪刀

    断恨并州无快剪,牵愁织女少长丝。—— 清· 孙枝蔚《思春辞》

    (2) 又如:磨剪;剪简(放蜡花的工具)

    (3) 形状像剪刀的东西 。如:火剪;夹剪;烛剪

    英文翻译

    scissors; cut, divide, sepa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2
    ◎ 客家话:[宝安腔] zen3 [沙头角腔] zien3 [东莞腔] zen3 [客英字典] zien3 [台湾四县腔] zien3 [梅县腔] zien3 [海陆丰腔] zien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3 [陆丰腔] ts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淺仙A開上聲開口三等仙Acienx/zieentsĭɛn
    jìng [ji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C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NOM
    四角: 2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2) 同本义

    径,步道也。——《说文》

    径,小道也。——《字林》

    艮为径路。——《易·说卦》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送丧不由径。——《礼记·曲礼》

    行不由径。——《论语》

    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庄子·徐无鬼》

    夫惟捷径以窘步。——《离骚》

    三径就荒。——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野径云俱黑。——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径术(径路与沟洫);径路(小路);径逾(本意是逾越堤渠而走。引申为不走正道);径行(小路与大道);径界(小路);径畛(田间道路)

    (4) 泛指道路

    塞徯径。——《礼记·月令》。注:“徯径,禽兽之道也。”

    皋兰被径兮路斯渐。——《楚辞·招魂》

    (5) 又如:径要(必经之要道;要领,精义)

    (6) 途径;门路 。如:径路(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径途(途径;门径)

    (7) 直径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8) 又如:径中(指中径,内经);径寸(圆的直径为一寸);径轮(南北的长度,直径);径寸心(寸心。心在胸中占径寸之地,故称)

    (9) 在赛跑道上进行的运动(如赛跑或跨栏的比赛项目) 。如:径赛

    副词

    (1) 径直;直接

    肃径迎之。——《资治通鉴》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径造袁所。——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一直上门来。径,一直,径直。造,到,往。)——《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径捷(直接,便当);径启(直接了当地陈述、启禀);径取(直接出兵夺取);径行(直行,任性而行)

    (3) 特地,特意

    径差潘美…前来聘请赴京授职。—— 罗贯中《风云会》

    (4) 通“竟”。即,就

    不过一斗,径醉矣。——《史记·滑稽列传》

    动词

    (1) 取道

    夜径泽中。——《史记·高祖本纪》

    (2) 经过

    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 郦道元《水经注》

    英文翻译

    narrow path; diameter;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