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贫穷瘦弱。
《汉书·邹阳传》:“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 颜师古 注:“衣食不充,故羸瘦也。一曰:羸,谓无威力。”《梁书·武帝纪中》:“总总九州,远近民庶,或川路幽遐,或贫羸老疾,怀寃抱理,莫由自申。” 元 刘因 《和陶诗·饮酒》:“贫羸谁我欺,田庐安所止。”亦指贫穷瘦弱的人。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羸乎?”《三国志·魏志·仓慈传》:“ 慈 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
引证解释
⒈ 贫穷瘦弱。
引《汉书·邹阳传》:“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
颜师古注:“衣食不充,故羸瘦也。一曰:羸,谓无威力。”
《梁书·武帝纪中》:“总总九州,远近民庶,或川路幽遐,或贫羸老疾,怀寃抱理,莫由自申。”
元刘因《和陶诗·饮酒》:“贫羸谁我欺,田庐安所止。”
亦指贫穷瘦弱的人。 汉刘向《新序·善谋下》:“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羸乎?”
《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
贫羸的网络释义
贫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2) 同本义
贫,财分少也。——《说文》
无财谓之贫。——《庄子·让王》
贫者,士之常也。——《说苑·杂言》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贫而无谄。——《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荀子·天论》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贫难(贫苦,困难);贫胎(骂人的话。穷鬼);贫窭(贫苦);贫贱之交(贫困患难中结交的朋友);贫户(贫穷人家);贫交(贫贱者相交友);贫巷(贫民居住的地方);贫病(又穷又病);贫汉(贫穷的男子)
(4) 引申为缺少,不足
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5) 又如:贫阙(不足,短缺);贫薄(浅陋,短浅);贫腐(贫乏陈腐);贫微(贫乏微薄);贫寒(贫乏单薄);贫空(谓空无所有);贫辛(贫乏艰涩)
(6) 絮叨可厌 。如:他的嘴真贫;贫嘴恶舌(话多而尖刻);贫嘴贱舌(形容人说话轻薄);贫嘴饿舌(形容人话多令人讨厌)
(7) 僧道、尼姑自谦之称 。如:贫僧;贫尼(尼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家(谦称自己的家)
动词
(1) 使贫穷 。如:贫人(使人贫穷);贫心(使心纯清。谓不以外物累其心);贫化(在采出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比在矿体中含量低,叫做“贫化”)
(2) 以为贫穷
夫人贫之,竟不商女。——《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2) 同本义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3) 又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4) 又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驽弱瘦瘠的驴);羸驷(瘦弱的马);羸骀(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羸饿(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5) 疲困
身病体羸。——《礼记·问丧》。释文:“疲也。”
(6) 又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师(谓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以麻痹敌人)
(7) 衰弱
请羸师以张之。——《左传·桓公元年》
此羸者阳也。——《国语·周语》。注:“弱也。”
(8) 又如:羸老(衰弱的老人);羸病(衰弱生病);羸疾(衰弱生病)
(9) 贫弱 。如:羸民(贫弱之民)
(10) 低劣
小子无谓我老而羸我。——《淮南子·缪称》。注:“劣人也。”
(11) 又如:羸钝(低劣迟钝)
动词
通“累”。缠绕,困住
羝羊触藩,羸其角。——《易·大壮》
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易·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2 [海陆丰腔] lui2 [梅县腔] lui2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羸 | 力爲 | 來 | 支A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lye/lve | l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