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庶

pín shù [ pin shu]
繁体 貧庶
注音 ㄆ一ㄣˊ ㄕㄨˋ

词语释义

贫穷的庶民。

词语解释

  1. 贫穷的庶民。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澣衣,乃披絮,勤苦同於贫庶。”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四折:“当日那富家纳壻,不容那有志书生;今日贫庶登科,岂认无情岳父。”

引证解释

⒈ 贫穷的庶民。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澣衣,乃披絮,勤苦同於贫庶。”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四折:“当日那富家纳壻,不容那有志书生;今日贫庶登科,岂认无情岳父。”

贫庶的网络释义

贫庶

  • 贫庶是一个词语,拼音pín shù,意思是贫穷的庶民。
  • 汉字详情

    pín [pi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VMU
    五行:
    仓颉: CSHO
    四角: 80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2) 同本义

    贫,财分少也。——《说文》

    无财谓之贫。——《庄子·让王》

    贫者,士之常也。——《说苑·杂言》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贫而无谄。——《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荀子·天论》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贫难(贫苦,困难);贫胎(骂人的话。穷鬼);贫窭(贫苦);贫贱之交(贫困患难中结交的朋友);贫户(贫穷人家);贫交(贫贱者相交友);贫巷(贫民居住的地方);贫病(又穷又病);贫汉(贫穷的男子)

    (4) 引申为缺少,不足

    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5) 又如:贫阙(不足,短缺);贫薄(浅陋,短浅);贫腐(贫乏陈腐);贫微(贫乏微薄);贫寒(贫乏单薄);贫空(谓空无所有);贫辛(贫乏艰涩)

    (6) 絮叨可厌 。如:他的嘴真贫;贫嘴恶舌(话多而尖刻);贫嘴贱舌(形容人说话轻薄);贫嘴饿舌(形容人话多令人讨厌)

    (7) 僧道、尼姑自谦之称 。如:贫僧;贫尼(尼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家(谦称自己的家)

    动词

    (1) 使贫穷 。如:贫人(使人贫穷);贫心(使心纯清。谓不以外物累其心);贫化(在采出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比在矿体中含量低,叫做“贫化”)

    (2) 以为贫穷

    夫人贫之,竟不商女。——《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poor, impoverished, needy

    方言集汇

    ◎ 粤语:pan4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AO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TF
    四角: 0023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3) 各种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4)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绩,众多的功业)

    (5) 几乎,将近,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6) 又如:庶可(差不多可以)

    名词

    (1) 百姓;平民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儿);庶萌(众民,百姓)

    (3)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分势不贰,庶適(同嫡)不争。——《韩非子·八经·起礼》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4) 又如:庶孙(庶出的孙子);庶孽(妾媵之子;庶生之子);庶长(庶出的长者);庶弟(庶出之弟);庶兄(庶出之兄);庶叔(庶出之叔父)

    (5) 姓

    副词

    (1) 也许;或许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 又如: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庶或(也许;或许);庶易为力(或许容易办到)

    (3) 幸而,幸得

    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4) 又如:遮定(幸得安定)

    (5) 但愿,希冀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 又如: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

    英文翻译

    numerous, various; mul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宝安腔] su5 [梅县腔] sh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za5 [台湾四县腔] su5 [海陆丰腔] shu5 [陆丰腔] shu6
    ◎ 潮州话:思污3(恕)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商署去聲開口三等sjoh/sjvhɕ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