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2) 同本义
贪,欲物也。——《说文》
晋、 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3)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4)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四》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贪虐(贪婪暴虐);贪娼(贪婪而妒忌);贪狠(贪心暴戾);贪残(贪婪残贼);贪花(怜爱美色);贪粗(贪婪粗犷);贪谗(贪婪并进谗言);贪陵(贪婪侵夺);贪悍(贪婪凶横)
(6) 求。同“探”
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王充《论衡》
若夫推己以议物,捨状以贪情。——《后汉书·郭躬传论》
(7) 又如:贪祸(取祸);贪黑(摸黑);贪嗜(贪求嗜好);贪贾(贪图小利的商人);贪迷(贪恋,迷恋);贪怯(贪生怕死)
(8) 贪污
贪于财贺。——《史记·项羽本纪》
贪慕富贵。——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知某不贪。——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官贪吏虐。——《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贪滥(贪污渎职);贪黩(贪污);贪洿(贪污);贪官(贪污的官吏);贪罔(贪赃欺罔);贪吏(贪污的官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褱(
)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 ,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2) 同本义
坏,败也。——《说文》。按,当训毁也。
坏,毁也。——《尔雅·释诂》
坠坏城郭。——《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
大室之屋坏。——《左传·文公十三年》
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论衡·佚文》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室坏不修。——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坏山(倒塌的山);坏决(倒塌;破败);坏溃(坍塌);坏压(坍塌);坏裂(崩溃);坏颓(崩毁)
(4) 破坏;毁坏
门坏。——《资治通鉴·唐纪》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左传·成公十年》
有基无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5) 又如:坏舛(毁坏错乱);坏乱(败坏错乱);坏乱(败坏;混乱);坏废(败坏;废弛)
(6) 衰亡
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王室之不坏。——《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坏微(衰败);坏灭(毁灭;磨灭)
(8) 变质;变得不好或有害
譬彼坏木。——《诗·小雅·小弁》
(9) 又如:坏烂(腐烂;变质);坏腹(泻肚)
(10) 杀害 。如:坏命(丧命)
(11) 破费,花钱 。如:坏钞(坏钱。破费钱财)
(12) 战败
擂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军退走。——《三国志·吴志》
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13) 坏事,指官员被革职、查办
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红楼梦》
形容词
不好;恶劣。与“好”相对(古汉语中无不好之意) 。如:坏包(坏蛋);坏坯子(方言。坏人,坏蛋);坏念头;坏主意;坏名声的人
名词
(1) 坏分子的简称
(2) 坏主意,坏手法 。如:我知道是谁使的坏;这家伙一肚子坏
副词
非常 ——放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乐坏了;累坏了;吓坏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puê1 huai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法 | 方乏 | 幫 | 乏 | 入聲 | 洽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pĭwɐp | pyap/pv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