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瞋痴

tān chēn chī [tan chen chi]
繁体 貪瞋癡
注音 ㄊㄢ ㄔㄣ ㄔ

词语释义

佛教语。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

词语解释

  1. 佛教语。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

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

贪瞋痴的网络释义

贪瞋痴

  • 贪瞋痴,是佛教语言,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众恶所起,皆缘意地贪瞋痴也。”
  • 汉字详情

    tān [t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YNM
    五行:
    仓颉: OINO
    四角: 80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2) 同本义

    贪,欲物也。——《说文》

    晋、 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3)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4)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四》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贪虐(贪婪暴虐);贪娼(贪婪而妒忌);贪狠(贪心暴戾);贪残(贪婪残贼);贪花(怜爱美色);贪粗(贪婪粗犷);贪谗(贪婪并进谗言);贪陵(贪婪侵夺);贪悍(贪婪凶横)

    (6) 求。同“探”

    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王充《论衡》

    若夫推己以议物,捨状以贪情。——《后汉书·郭躬传论》

    (7) 又如:贪祸(取祸);贪黑(摸黑);贪嗜(贪求嗜好);贪贾(贪图小利的商人);贪迷(贪恋,迷恋);贪怯(贪生怕死)

    (8) 贪污

    贪于财贺。——《史记·项羽本纪》

    贪慕富贵。——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知某不贪。——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官贪吏虐。——《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贪滥(贪污渎职);贪黩(贪污);贪洿(贪污);贪官(贪污的官吏);贪罔(贪赃欺罔);贪吏(贪污的官吏)

    英文翻译

    be greedy, covet; covetous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1

    宋本广韵

    chēn [chen]
    部首: 512
    笔画: 15
    五笔: HFHW
    五行:
    仓颉: BUJBC
    四角: 64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真声。本义:睁大眼睛)

    (2) 同本义

    瞋,张目也。——《说文》

    羽瞋目叱之。——《汉书·项籍传》

    画出瞋目而不见丘山。——《庄子·秋水》

    按剑瞋目。——《庄子·盗跖》

    (3) 又如:瞋眸(瞪大眼珠)

    (4) 怒;生气

    瞋,怒也。——《广韵》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瞋。——杜甫《丽人行》

    (5) 又如:瞋怪(责怪);瞋目大叱(怒目喝斥)

    英文翻译

    glare with ang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1 tsiin1 [宝安腔] zin1 [海陆丰腔] zhin1 chin1 [梅县腔] zhin1 chin1 [客英字典] zhin1 chin1 [客语拼音字汇] zim1
    ◎ 潮州话:tiang5(thiâng) [潮州]tiêng5(thiêng) ,zing1(ching) [揭阳]zêng(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眞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tɕʰĭĕnchjin/tcin
    chī [chi]
    部首: 513
    笔画: 13
    五笔: UTDK
    五行:
    仓颉: KOKR
    四角: 001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2) 同本义

    癡,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

    (3) 又如:痴哑(痴呆喑哑);痴呆呆(傻乎乎)

    (4) 疯癫,癫狂

    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5) 持久不止 。如:痴雨(久雨。指天气久不放晴,长年阴雨)

    (6) 天真的昵称 。如:痴孩子;痴小(年少无知)

    (7)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 moha,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如:痴定(枯坐无慧);痴箭(害人害己的邪念)

    动词

    (1) 发呆

    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红楼梦》

    (2) 入迷 。如:痴魂(痴情);痴儿女(沉迷于爱情的男女)

    名词

    颠狂病

    今子独坏形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汉书》

    英文翻译

    foolish, stupid, dumb, silly

    方言集汇

    ◎ 粤语:c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梅县腔] chii1 chi1 [宝安腔] ci1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丑之平聲開口三等thri/thioţʰĭə

    贪瞋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