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

tān guān [ tan guan]
繁体 貪官
注音 ㄊㄢ ㄍㄨ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贪官 tānguān

(1) 贪赃枉法的官吏

贪官污吏
corrupt officials

词语解释

  1. 贪恋官位。

    汉 王充 《论衡·问孔》:“然则 孔子 不鬻车以为 鲤 槨,何以解於贪官好仕,恐无车而自云?”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

  2. 贪污的官吏。

    唐 皮日休 《橡媪叹》:“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水浒传》第十八回:“人称义士犹难保,天鑑贪官漫自夸。”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胜利后的 上海 ,成为一些贪官和奸商们的乐园。”

引证解释

⒈ 贪恋官位。

汉王充《论衡·问孔》:“然则孔子不鬻车以为鲤槨,何以解於贪官好仕,恐无车而自云?”
唐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

⒉ 贪污的官吏。

唐皮日休《橡媪叹》:“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水浒传》第十八回:“人称义士犹难保,天鑑贪官漫自夸。”
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胜利后的上海,成为一些贪官和奸商们的乐园。”

贪官的国语词典

贪婪、贪污的官吏。

贪官的网络释义

贪官

  • 贪官(外文名greedy official)指的是官员,干部,以权力势力,贪污枉法,迷恋钱财和官位的官员。历史上的贪官不计其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群众或公共财物。
  • 贪官造句

    人民爱戴大公无私的干部,最恨以权谋私的贪官。
    这首唐诗表达了诗人对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的痛恨之情。
    有些贪官对送礼者是来者不拒。
    对那些贪官污吏,必须绳之以法。
    国家要严厉惩治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贪官污吏。
    旧社会衙门里的贪官污吏就会巧立名目,勒索百姓!
    那些贪官辜负了人民给予的厚望,走上了背叛人民的道路,终将受到社会的惩罚。
    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人民群众怨声载道。
    对那贪官污吏决不能手软,否则养痈成患,后果不堪设想。
    在古老社会里,贪官污吏草菅人命的事屡见不鲜。
    最后,这位贪官终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贪官污吏往往巧立名目,拼命搜刮人民的钱财。
    这部小说写尽了贪官污吏的穷形尽相。
    旧社会,贪官污吏横行霸道,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贪官,除了受贿,还卖官鬻爵。
    那位贪官现在成了阶下囚。
    对那些贪官污吏,人民群众恨之入骨。
    旧社会贪官污吏处处欺压百姓。
    见没送礼,那个贪官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
    贪官污吏和奸商狼狈为奸,最是令人痛恨。

    汉字详情

    tān [t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YNM
    五行:
    仓颉: OINO
    四角: 80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2) 同本义

    贪,欲物也。——《说文》

    晋、 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 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3)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4)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战国策·齐策四》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贪虐(贪婪暴虐);贪娼(贪婪而妒忌);贪狠(贪心暴戾);贪残(贪婪残贼);贪花(怜爱美色);贪粗(贪婪粗犷);贪谗(贪婪并进谗言);贪陵(贪婪侵夺);贪悍(贪婪凶横)

    (6) 求。同“探”

    贪权据凡,则高名自立矣。——王充《论衡》

    若夫推己以议物,捨状以贪情。——《后汉书·郭躬传论》

    (7) 又如:贪祸(取祸);贪黑(摸黑);贪嗜(贪求嗜好);贪贾(贪图小利的商人);贪迷(贪恋,迷恋);贪怯(贪生怕死)

    (8) 贪污

    贪于财贺。——《史记·项羽本纪》

    贪慕富贵。——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知某不贪。——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官贪吏虐。——《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贪滥(贪污渎职);贪黩(贪污);贪洿(贪污);贪官(贪污的官吏);贪罔(贪赃欺罔);贪吏(贪污的官吏)

    英文翻译

    be greedy, covet; covetous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1

    宋本广韵

    guān [gua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RLR
    四角: 30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管制,管理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