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表面装作穷困。
《逸周书·史记》:“昔有 毕程氏 ,损禄增爵,羣臣貌匱,比而戾民, 毕程氏 以亡。” 朱右曾 校释:“责臣之廉而禄不赡用,故貌为穷匱以罔上,实则比党虐民,为君敛怨也。”
引证解释
⒈ 谓表面装作穷困。
引《逸周书·史记》:“昔有毕程氏,损禄增爵,羣臣貌匱,比而戾民, 毕程氏以亡。”
朱右曾校释:“责臣之廉而禄不赡用,故貌为穷匱以罔上,实则比党虐民,为君敛怨也。”
貌匮的网络释义
貌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豹省,皃(
)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2)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
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
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
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
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
(4) 外表的形象,外观
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
(6) 神态,面部神情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
(8) 通“緢”。细微的丝
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6 [陆丰腔] mau6 [沙头角腔] mau5 [客英字典] mau5 [东莞腔] mau3 [梅县腔] mau5 [宝安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 潮州话:m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皃 | 莫敎 | 明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mrauh/meaw | m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
),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贵声。( )本义:柜子)(2) 运装土的畚。通“篑”
纲纪咸张,成在一匮。——《汉书·王莽传上》
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汉书·礼乐志》
(3) 姓
形容词
(1) 缺乏,空乏
匱,乏也。——《广雅》
财财不匮。——《礼记·月令仲秋》
其财匮。——《礼记·乐记》
虞不出财财匮少。——《史记·货殖列传》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2) 又如:匮竭(穷尽,缺乏财货);匮粮(缺乏粮食);匮少(缺少);匮饿(缺粮饥饿);匮矮(缺粮饥饿);匮阕(缺乏)
(3) 通“潰”
貴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爭,闻而不遥,远而不绝,穷而不匮者鲜矣。——《逸周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戈威6(愧),kui6 (khũ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