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典出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豹藏雾”喻潜心修养,洁身自好。
宋 黄庭坚 《次韵道辅双岭向寄三迭》:“生涯鱼吹沫,文采豹藏雾。”参见“ 豹隐 ”。
引证解释
⒈ 参见“豹隐”。参见“豹隐”。
引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
后因以“豹藏雾”喻潜心修养,洁身自好。 宋黄庭坚《次韵道辅双岭向寄三迭》:“生涯鱼吹沫,文采豹藏雾。”
豹藏雾的网络释义
豹藏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豸,勺声。“豸”(
),象形字,本指长脊的野兽。本义:豹子) 同本义豹,似虎圆文。——《说文》
南山兽多猛豹。——《山海经·南山经》
(2) 又如:豹尾(豹的尾巴;用豹尾做装饰的车或旗等);豹跳(暴跳;躁怒之相);豹隐(喻隐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u5 [客语拼音字汇] bau4 [海陆丰腔] bau5 ba5 [客英字典] bau5 [陆丰腔] bau5 [梅县腔] bau5 [台湾四县腔] bau5 ba5 [东莞腔] bau5 [宝安腔] bau5
◎ 潮州话:b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豹 | 北敎 | 幫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pau | prauh/peaw |
详细解释
cáng
动词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z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cong5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cong6 [梅县腔] cong2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cong4 [东莞腔] cong2 cong5 [宝安腔] cong2 | cong3 [梅县腔] c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藏 | 昨郎 | 從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dzʰɑŋ | zang/dz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由于接触较冷的地表,因而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雾”,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2)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如:喷雾器
形容词
(1) 比喻轻细的 。如:雾绡(像薄雾一般的轻纱)
(2) 比喻浓密的 。如:雾鬣(细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如:雾塞(形容昏昧)
(4) 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如:雾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般的堆卷盘旋);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发髻松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