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谯楼。
明 唐寅 《姑苏八咏》之六:“譙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鐘声度。”参见“ 譙楼 ”。
引证解释
⒈ 即谯楼。参见“譙楼”。
引明唐寅《姑苏八咏》之六:“譙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鐘声度。”
谯阁的网络释义
谯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iáo
名词
(1) 城门上的望楼
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
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水浒传》
(2) 又如:谯门(设有望楼的城门)
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
(3) 谯鼓(谯楼更鼓);谯橹(城门上的守望楼);谯阁(即谯楼)
(4) 古县名 。秦置。在今安徽省亳县。如:谯居(指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州市)
(5) 姓
动词
(1) 通“瞧”。瞭望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
(2) 通“诮”。责备
乡人谯之弗为动。——《韩非子·五蠹》
(3) 另见
qiào
动词
(1) 责备;谴责
谯娆,譊也。从言,焦声。——《说文》
谯,呵也。——《广雅》
誚让项羽。——《史记·樊哙传》。索隐:“责也。”
不谯呵。——《史记·万石张叔传》
另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管子·揆度》
(2) 又如:谯呵(大骂;申斥);谯励(督责勉励);谯怒(怒斥);谯谕(责问并使晓谕)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2) 门限
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说文》
高其闬阁。——《左传》。
所以止扉谓之阁。——《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
(3)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阁中(楼阁之中);亭台楼阁;阁仔(小木板屋);阁束(束之高阁);阁室(阁道中的小室);阁馆(楼阁馆舍);阁殿(楼阁官殿)
(5) 藏书的地方
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汉书·扬雄传》
(6) 又如:汉时有“天禄阁”、“石渠阁”,清时有“文津阁”、“文汇阁。”或指供佛的地方。如:文渊阁;佛香阁;阁斋(书楼);阁本(帝王秘阁所藏的书籍、法帖等)
(7) 架空的栈道。用木板架筑在山岩绝险处的道路
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战国策·齐策》
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
(8) 又如:阁梁(阁道的横梁);阁路(栈道)
(9) 官署名。内阁的简称
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组阁;入阁;阁老(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的大臣);阁抄(中央政府的公报);阁学(内阁学士)
(11) 搁置食物等的橱柜 。如:阁儿(酒阁子。酒店中隔成的客座小房间)
(12) 特指女子的卧房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出阁
动词
(1) 通“搁”。放置,搁置
险绝之处,傍凿山崖而施版梁为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崔浩
(2) 又如:阁笔(停笔。同搁笔);阁压(搁置积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o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