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楼
词语释义
谯楼
(1) 城门上的望楼
词语解释
城门上的瞭望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詔诸郡县治城郭,起譙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 唐 唐彦谦 《叙别》诗:“譙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西游记》第六二回:“此时满天星月光辉,譙楼上更鼓齐发。” 郭风 《我与散文诗》:“我忽地想念起故乡县城里的那一座谯楼来。”
引证解释
⒈ 城门上的瞭望楼。
引《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詔诸郡县治城郭,起譙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
唐唐彦谦《叙别》诗:“譙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
《西游记》第六二回:“此时满天星月光辉,譙楼上更鼓齐发。”
郭风《我与散文诗》:“我忽地想念起故乡县城里的那一座谯楼来。”
谯楼的国语词典
城门上用以望远的高楼。
谯楼的网络释义
谯楼
谯楼 (词语)
近义词
谯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iáo
名词
(1) 城门上的望楼
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
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水浒传》
(2) 又如:谯门(设有望楼的城门)
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
(3) 谯鼓(谯楼更鼓);谯橹(城门上的守望楼);谯阁(即谯楼)
(4) 古县名 。秦置。在今安徽省亳县。如:谯居(指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州市)
(5) 姓
动词
(1) 通“瞧”。瞭望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
(2) 通“诮”。责备
乡人谯之弗为动。——《韩非子·五蠹》
(3) 另见
qiào
动词
(1) 责备;谴责
谯娆,譊也。从言,焦声。——《说文》
谯,呵也。——《广雅》
誚让项羽。——《史记·樊哙传》。索隐:“责也。”
不谯呵。——《史记·万石张叔传》
另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管子·揆度》
(2) 又如:谯呵(大骂;申斥);谯励(督责勉励);谯怒(怒斥);谯谕(责问并使晓谕)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