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进退诡诈。
《六韬·奇兵》:“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
引证解释
⒈ 谓进退诡诈。
引《六韬·奇兵》:“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
谬遁的网络释义
谬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动词
欺诈;迷误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盾声。本义:逃避)(2) 同本义
遁,迁也。——《说文》
遁,避也。——《广雅·释诂三》
遁,犹回避也。——《后汉书·杜林传》注
阳遁而不能蒸。——《国语·周语》
平当逡遁有耻。——《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
(3) 又如:遁隐(避世隐居);遁天(逃遁天理,违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犹言逃避世俗);遁避(犹逃避)
(4)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说文》
晋将遁矣。——《国语·楚语》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虎大骇,远遁。——唐·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遁世离群(逃离人世,过隐居生活);遁亡(逃亡);遁退(逃跑退却);遁奔(逃奔)
(6) 迁移 。如:遁思(迁移;离去)
(7) 隐匿 。如:遁疚(隐藏的疾病);遁隐(隐藏);遁影(隐藏形影);遁疾(隐藏的疾病)
(8) 隐避;隐居 。如:遁夫(隐居之人);遁身(隐居);遁居(隐居)
(9) 放纵;淫逸 。如:遁乐(淫纵逸乐);遁逸(放纵;不可约束)
(10) 失 。如:遁逸(散失);遁舍(犹舍弃)
(11) 欺 。如:遁饰(欺蒙掩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3 tun6 [宝安腔] tun3 [梅县腔] tun3 [陆丰腔] dun3 [客英字典] tun3 [东莞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3 tun5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tun4
◎ 潮州话:多温6(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囤 | 徒損 | 定 | 魂 | 上聲 | 阮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dʰuən | duonx/du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