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谦弱。需,通“ 懦 ”。
《隶释·汉博陵太守孔彪碑》:“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固执谦需,以病辞官。”
引证解释
⒈ 犹谦弱。需,通“懦”。
引《隶释·汉博陵太守孔彪碑》:“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固执谦需,以病辞官。”
谦需的网络释义
谦需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 同本义
谦,敬也。——《说文》。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
谦,逊让也。——《玉篇》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易·系辞》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易·谦》
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非苟为谦。——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谦洽(谦虚和蔼);谦光(虽谦抑而辉光益显);谦冲(谦虚);谦克(谦逊自制);谦厚(谦逊温厚)
动词
(1) 通“嫌(
)”。嫌疑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荀子·仲尼》
(2) 丧失
爵位不谦,田宅不亏。——《逸周书·武称》
(3) 假借为“兼”。同时具备若干方面
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墨子·明鬼下》
(4) 通“慊”。满足
此之谓自谦。——《礼记·大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2)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包世臣《文谱》
(3)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4)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5)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6)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 明· 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7) 又如:需勒(勒索)
(8)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9)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10)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
(11) 又如:需要
名词
(1)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2) 又如:军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宝安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須 | 相俞 | 心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syo/siu | s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