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稼

tán jià [ tan jia]
繁体 談稼
注音 ㄊㄢˊ ㄐ一ㄚˋ

词语释义

谈论农事。

词语解释

  1. 谈论农事。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若乃邻老谈稼,女嫗归桑,拂此苇席,炊彼穄粱。”

引证解释

⒈ 谈论农事。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若乃邻老谈稼,女嫗归桑,拂此苇席,炊彼穄粱。”

谈稼的网络释义

谈稼

  • tán jià ㄊㄢˊ ㄐㄧㄚˋ
  • 谈稼(谈稼)
  • 谈论农事。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若乃邻老谈稼,女妪归桑,拂此苇席,炊彼穄粱。”
  • 汉字详情

    tán [tan]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OO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FF
    四角: 39789

    详细解释

    名词

    所说的话,言论 。如:奇谈(令人奇怪的言论);言谈(谈话的内容和态度);谈交(言谈之交);谈功(言谈的功夫)

    英文翻译

    talk; conversati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宋本广韵

    jià [jia]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PEY
    五行:
    吉凶:
    仓颉: HDJMO
    四角: 239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种植五谷)

    (2) 同本义

    不稼不穑。——《诗·魏风·伐檀》

    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山海经·大荒南经》

    宜稼于田。——《仪礼·少牢礼》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稼桑(栽种桑树的一种方法。即斩下桑的枝叶而加以种植);稼事(农田耕种的事物);稼政(修封疆、开沟洫、教民种植五谷等事);稼器(农具)

    (4) 从事农业生产

    好稼者众矣。——《荀子·解蔽》

    名词

    (1) 禾所结的果实

    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说文》。朱骏声曰:“在野曰稼。”

    九月筑城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简稼器。——《周礼·遂大夫》

    (2) 谷物;庄稼

    稼生于野,而藏于仓。——《吕氏春秋》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 王维《宿郑州》

    伤稼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亩之稼。——宋· 沈括《梦溪笔谈》

    共说今年秋稼好,碧湖红稻鲤鱼肥。——清· 郑燮《喜雨》

    英文翻译

    sow grain; sheaves of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台湾四县腔] ga5 [宝安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梅县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rah/keah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