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谩

chǎn màn [ chan man]
繁体 諂謾
注音 ㄔㄢˇ ㄇㄢˊ

词语释义

阿谀欺诈。

词语解释

  1. 阿谀欺诈。

    清 彭士望 《九牛坝观觝戏记》:“ 吕惠卿 辈之諂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引证解释

⒈ 阿谀欺诈。

清彭士望《九牛坝观觝戏记》:“吕惠卿辈之諂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谄谩的网络释义

谄谩

  • 谄谩,汉语词汇,读音为chǎn màn,意思是阿谀欺诈。。
  • 汉字详情

    chǎn [chan]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QVG
    五行:
    仓颉: IVNHX
    四角: 377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臽( xiàn)声。本义:谄媚,曲意迎合 ) 同本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下》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谄臣(逢迎谄媚的臣子);谄言(谄媚的话)

    英文翻译

    flatter, truckle, toady

    方言集汇

    ◎ 粤语:cim2

    宋本广韵

    màn,mán [man,man]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JLC
    五行:
    仓颉: IVAWE
    四角: 36747

    详细解释

    mán

    动词

    (1) (形声。从言,曼声。本义:瞒哄;欺骗)

    (2) 同本义

    谩,欺也。——《说文》

    虔儇,慧也。秦谓之谩。——《方言一》

    偝则谩之。——《荀子·非相》。注:“谩,欺毁也。”

    是面谩也。——《汉书·匈奴传》

    (3) 又如:谩欺(欺骗,诈骗);谩语(谎言,说谎);谩上不谩下(能欺骗上级,但不能欺骗众人);谩辞(欺诳的言辞);谩言(讲假话)

    (4) 抵赖

    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史记·孝文本纪》

    (5) 另见 màn

    màn

    动词

    (1) 毁谤;谩骂

    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荀子·非相》

    媠谩亡状。——《汉书·两龚传》

    (2) 莫,不要

    谩叹息,谩悒怏。——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3) 又如:谩言(休说);谩道(休说,别说);谩且(休得,莫)

    (4) 轻慢,对人不尊重

    轻谩宰相。——《汉书·翟方进传》

    故桀纣暴谩。——《汉书·董仲舒传》

    长书有誖谩。——《汉书·外戚传》

    (5) 又如:谩君(轻慢、失礼之君);谩书(态度轻慢的文书)

    形容词

    通“漫”。不切实,散漫

    太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deceive, in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4 ma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