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毁谤和赞誉。
《管子·七臣七主》:“上亦法臣法,断名决无诽誉,故君法则主位出,臣法则货赂止,而民无姦。”《吕氏春秋·下贤》:“鵠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淮南子·本经训》:“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 高诱 注:“诽,恶。誉,善。”
引证解释
⒈ 毁谤和赞誉。
引《管子·七臣七主》:“上亦法臣法,断名决无诽誉,故君法则主位出,臣法则货赂止,而民无姦。”
《吕氏春秋·下贤》:“鵠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
《淮南子·本经训》:“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
高诱注:“诽,恶。誉,善。”
诽誉的网络释义
诽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非声。本义:背地议论,指责他人)
(2) 同本义
诽,谤也。——《说文》。按,放言曰谤,微言曰诽、曰讥。”
诽,明恶也。——《墨子经上》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诽怨(责备怨恨);诽议(责难,非议)
(4) 毁谤
经诽誉。——《淮南子·本经》
贤者诽。——《吕氏春秋·决胜》
而废格沮诽。——《汉书·食货志》。注:“谓非上所行。”
赏者有诽焉,不足以劝。——《韩非子·八经》
(5) 又如:诽诽(众说纷纷的样子);诽章(谤书,谤毁他人的奏章);诽讥(毁谤讥讽);诽誉(毁谤和赞誉);诽诋(诽谤诋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舆
)声。本义:称赞,赞美)(2) 同本义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誉之则以为忧。——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
(4) 通“举”
。推荐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
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
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
名词
(1) 荣誉,美名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则燕则誉。——《礼记·射义》。注:“言国安则有名誉。”
誉辅其赏,毁随其罚。——《韩非子》
(2) 又如:誉望(名望)
(3) 通“与”
。同类交众誉多。——《管子·明法》
莫不亲誉。——《荀子·议兵》
推类接誉。——《荀子·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