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缨

qǐng yīng [qing ying]
繁体 請纓
注音 ㄑ一ㄥˇ 一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请缨 qǐngyīng

(1) 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volunteer for the army;submit a request for a military assignment

引证解释

⒈ 《汉书·终军传》载:“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説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后以“请缨”指自告奋勇请求杀敌。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
明何景明《武昌闻边报》诗:“先帝恩深能养士,请缨谁为繫楼兰。”
郁达夫《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仿渔洋例成诗·陆剑南》:“慷慨淋漓老学庵,请缨无路只清谈。”

请缨的国语词典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入朝归顺。终军自己请命,愿意接受此任务,必使南越王来朝。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后比喻自请从军。

请缨的网络释义

请缨

  • 请缨(qǐng yīng),汉语词汇。缨:拘系人的绳子。请缨,指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 请缨造句

    偏将军任光,见难请缨,率军入援,作战英勇,斩获甚丰,议四功。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淞沪会战后,南京几成危城,惟唐生智一人力主固守,主动请缨,担此重责。
    而原本就喜欢灰原哀的阎萌萌早在第一部柯南电影引进时就想过要主动请缨,机缘巧合获得了邓晓鸥导演的邀请,最终如愿以偿为灰原哀配音。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无路请缨,等中军之弱冠。
    杜月笙十分热烈恳切地自动请缨,他说,不论最高当局有任何任务交办,他一定竭尽力量,设法达成。
    而其母在孕期间,又是蔡侯勤王回君,虢生郜大破息国军队之时,据说相国百里圂在犒军宴上,主动请缨,替蔡侯小公子起名,大名姬庐,小字季虎。
    可赫凯却很“硬气”,他认为当初给房子是岳父母“主动请缨”,现在却总把这事当话把儿太不地道。
    早在王菲、李亚鹏夫妇创立“嫣然天使基金”之初,曹卫宇和其妻子便主动请缨做基金会的义务志愿者,两家人的关系非常亲密。
    得知这一凶信后,贾斯帕主动向英军最高指挥官请缨———他可以利用魔术将亚历山大港“克隆”。
    可是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洼的荒草滩涂,是刘连岐主动请缨,克服重重困难,无怨无悔地奉献,才有了今天的沧海变桑田。
    一听到神皇体又赶奔佛家圣地,姚蔓菁便主动请缨和姚家圣子一起来执行任务,顺便也要拿下神皇体,带回旭光镜。
    字其相,四川蒲江大兴场白蜡沟人,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抗战后,出自民族义愤,通电请缨杀敌。
    他的夫人蒋英说,“有心报国,无路请缨”曾是钱学森心中最深切的痛。
    为了让杨立新饰演的补习学校老师尤曙光给自己女儿开小灶,刘蓓饰演的妈妈李婉华主动请缨去照顾尤曙光的植物人老婆赵迎春,结果和老师撞出了火花。
    不少男同志都胆战心惊,韩莎莎却主动请缨,当起了主研人的助手。
    张湘砥先生果然是位刚直不阿的汉子,他一听说湘西土匪居然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气得拍案怒骂,主动请缨,非要剿绝张云卿不可。
    原本家住静居寺的小陈看到朋友已经喝多,无法驾车,而自己意识清醒,便主动“请缨”要求驾车送大伙回家,谁知不一会小陈就被交警挡获。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汉字详情

    qǐng [qing]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GEG
    五行:
    吉凶:
    仓颉: IVQMB
    四角: 35727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宋本广韵

    yīng [ying]
    部首: 332
    笔画: 14
    五笔: XMM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MBOV
    四角: 271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 同本义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

    (4) 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亦用以系香囊。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

    (5) 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咸龙旂而繁缨。——张衡《东京赋》。 薛注:“缨,马鞅也。”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注:“缨,在马膺前如索帬。”

    以缨拾矢可也。——《礼记·曲礼下》。注:“缨,缨卷也。”

    (6) 又如:缨缴(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缨铰(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比喻拘限)

    (7) 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缨蕤(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

    动词

    (1) 缠绕、系牵。通“婴”

    而不缨垢氛。——谢灵运《述祖德》。 李善注:“缨,绕也。”

    (2) 又如:缨情(犹系心)

    (3) 遭受 。如:缨缴(中箭。缴( zhuó):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英文翻译

    a chin strap; tassel; to annoy, b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宋本广韵

    请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