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

qǐng ān [ qing an]
繁体 請安
注音 ㄑ一ㄥˇ ㄢ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动)①问安。②打千。

词语解释

  1. 请客人安坐。

    《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 胡培翚 正义:“请安, 蔡氏 德晋 云:‘留宾安坐也。’”

  2. 自请安息。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 注:“ 齐侯 请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

    《红楼梦》第三一回:“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赶着説:‘别请安了,作揖罢。’ 安公子 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4. 问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峻青 《海啸》第二章:“老太爷好。多年不见了, 宋五 给老太爷请安。”

引证解释

⒈ 请客人安坐。

《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
胡培翚正义:“请安, 蔡氏德晋云:‘留宾安坐也。’”

⒉ 自请安息。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注:“齐侯请自安,不在坐也。”

⒊ 清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

《红楼梦》第三一回:“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赶着説:‘别请安了,作揖罢。’ 安公子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⒋ 问安。

鲁迅《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峻青《海啸》第二章:“老太爷好。多年不见了, 宋五给老太爷请安。”

请安的国语词典

请人安坐。

请安的网络释义

请安

  • 请安是汉字词语,拼音qǐng ān,是指问好;请客人安坐,留客用语。明清时期“请安”为问安礼节的一种,源于明代军礼,后衍化为日常礼节,男女行礼方式有所不同。在近代,“请安”意为“问安”。与之相关的跪安是宫廷、五公府和宗室家庭的礼节,用于特定场合,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 请安造句

    请安只是从各自的寝宫走过来,随路还可赏赏风景,也不是什么累事。
    卓力玛急忙下马,礼貌地弯膝请安,嘴里却含糊其辞。
    还有知情者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有的国企的公务宴请安排在公司下属餐饮企业,内部结账,不用开发票,外人很难摸清底细。
    手机开,笑颜展,信息报到来请安;好运交,财神到,愿你元旦哈哈笑;情如意,业辉煌,愿你来年幸福长;花常开,水长流,愿你恩爱到白头;迎新年,信息传,愿你时时都平安。
    七王爷、西山先生、鹤山先生、谭道长,在下略备薄宴,今日正好大家聚齐,就同请共谋一醉如何?家慈心系在下这个劣儿,也要赶着他去请安。
    许内眷二人各带丫头一人,亲丁男人只许在宫门外请安听信,不得擅入。
    妇女节就要到了,我郑重宣布,全天下美女都是我姐!为避免不必要的骚乱,就恕我不一一请安了,提前送上短信道声美女吉祥,美得伟大,乐得开怀。
    大化改新的首领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等人,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蓝图。
    茶晶说笑罢了,大爷快去请安吧,西屋老太君已经起了!
    在乾清宫南书房跟亲王一起,打马蹄袖规规矩矩给咸丰帝磕头请安,堂内檀香阵阵,皇家气派,眼角瞅着,满屋子仿佛都荡溢着金色光晕。
    秀女尉氏黛影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娘娘万福。
    这时候,库图佐夫后面可以听见远处传来的各个兵团请安的声音,这种声音开始迅速地临近于进军中排成一字长蛇阵的俄国纵队的全线。
    本周五是受难日,我们周五的团契有特别的活动和特别的晚餐,请安排时间来参加。
    各楼层配有电磁灶、微波炉,请安全使用。
    三人忙上前请安,晨昏定省是阮家的规矩,这么多年来,只要没出门,阮祖兄弟每天早晚都会到这里来请安,而阮黑,阮老太爷待他如子侄,他自然也得来。
    我将请安德斯介绍这一项目。
    回主子,内务府传来消息,今日各位新进宫的小主舟车劳顿,请大家先休养几日,最近就不用去皇太贵妃处请安了,等侍寝了再去寿康宫谢恩就可。
    请打开手机,请安静等待,因为我的祝福就回旋在你的窗外。它们随风而来,为你的梦想涂满色彩,平安夜之前,请允许我为你送上一份祝愿:平安夜快乐!
    在尝试安装该插件工具前,请安装上述所有必备软件。
    请安心地欣赏吧女士们,这是终章之前的谐虐曲。

    汉字详情

    qǐng [qing]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GEG
    五行:
    吉凶:
    仓颉: IVQMB
    四角: 35727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宋本广韵

    ān [an]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P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V
    四角: 304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动词

    (1) 使安定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 。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安培”的简称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代词

    (1) 谁;何;什么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peaceful, tranquil, quiet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1 o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on1 [海陆丰腔]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宝安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东莞腔] on1
    ◎ 潮州话:ang1(ang 旧时:an) uan1(u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寒平聲開口一等ʔɑnqa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