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丐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乞求。
《魏书·崔敬友传》:“自 景明 已降,频岁不登,飢寒请丐者,皆取足而去。”
引证解释
⒈ 乞求。
引《魏书·崔敬友传》:“自景明已降,频岁不登,飢寒请丐者,皆取足而去。”
请丐的网络释义
请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乞求,乞讨
求愿曰匃。——《通俗文》
匃,求也。——《广雅》
不强丐。——《左传·昭公六年》
毋或匄夺。——《左传·昭公十六年》
丐沐沐我。——《史记·外戚世家》
丐,乞也。——《字汇》
不抽屋,不强丐。——《左传·昭公六年》
(2) 又如:丐饭;丐物;丐食;丐计(乞求计策);丐施(乞求布施);丐贷(乞贷);丐养(给人收养为义子)
(3) 求,请求
邹君 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孙文《序》
(4) 又如:丐命(乞命。请求饶命);丐祠(请求奉祠);丐退(请求辞职);丐留(请求留任);丐贷(请求借贷)
(5) 给予;施舍,把财物给与人
尽取善绘,匄诸宫人。——《汉书·广川惠王越传》。注:“遗之也。”
我匄若。——《汉书·西域传》。马注:“与也。”
又出库钱一千万,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韩愈《太原王公墓志铭》
沾丐后人多矣。——《新唐书·赞》
(6) 免除,宽免
诏以州镇十一水旱,丐其田租,开仓振恤。——《北史》
名词
(1) 乞丐,以乞讨为生的人
于戏,丐者,言语如斯,可编为丐论。——元结《丐论》
(2) 又如:老丐;丐头;丐人;丐夫;丐者;丐棍(以乞讨为业的无赖);丐首(丐头);丐帮(有组织的乞丐团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i5 gai5 [台湾四县腔] goi5 gai5 [沙头角腔] goi5 [东莞腔] goi5 [梅县腔] goi5 [客语拼音字汇] goi4 [客英字典] goi5 [宝安腔] goi5
◎ 潮州话:gai3 (kà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蓋 | 古太 | 見 | 泰開 | 去聲 | 泰 | 開口一等 | 泰 | 蟹 | kad/k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