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谰

wū lán [ wu lan]
繁体 誣讕
注音 ㄨ ㄌㄢˊ

词语释义

1.诬蔑。

词语解释

  1. 诬蔑。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举朝壮其为,竟投 谦 岭 外而召公还,然卒排笮诬谰,寝其命。”

引证解释

⒈ 诬蔑。

宋叶适《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举朝壮其为,竟投谦岭外而召公还,然卒排笮诬谰,寝其命。”

诬谰的网络释义

诬谰

  • 诬谰,拼音是wū lán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诬蔑。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AWW
    五行:
    仓颉: IVMOO
    四角: 317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lán [lan]
    部首: 226
    笔画: 14
    五笔: YUGI
    五行:
    仓颉: IVLSW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阑( lán)声。本义:抵赖)

    (2) 同本义

    谰,诋谰也。——《说文》。按,以言抵阑,犹今言抵赖也。

    王阳病抵谰置辞。——《汉书·梁共王灵传》。注:“诬讳也。”

    亮谰辞曰:“囚等畏死,见诬耳。”——《新唐书》

    (3) 诬赖,诬陷

    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春秋繁露》

    (4) 欺骗

    满谰诬天。——《汉书·谷永传》。注:“谓欺罔也。”

    使者十辈临按,余庆谩谰。——《新唐书·儒学传》

    英文翻译

    accuse falsely; slander, libe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宋本广韵